張高謙陵園

壽寧縣武曲鎮大韓村是個山清水秀、茶香飄溢的靜美山村。在大韓溪畔、村口大橋的西側,濃濃綠蔭簇擁著占地面積4.5畝的張高謙烈士陵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高謙陵園
  • 地理位置:壽寧縣武曲鎮
  • 氣候類型:溫帶
  • 占地面積:4.5畝
  • 開放時間:全天
  • 著名景點張高謙烈士事跡紀念室
歷史沿革,人物生平,陵園簡介,

歷史沿革

年年歲歲,它就像一道閃亮的光環,一次次將景仰英雄、崇尚正義的人們帶回到30多年前發生的一段英雄故事中,讓人們永遠銘記和緬懷這位過早離開人世的少年英烈……
張高謙陵園於1990年動工,1991年1月竣工,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張高謙(1947—1961年),壽寧縣武曲鎮大韓村人,就讀於大韓國小(現為高謙國小),先後任過班長、少先隊中隊長。1961年2月為保護集體羊群,與偷羊的壞分子搏鬥,英勇犧牲,年僅14歲。陵園中建有先鋒亭、張高謙塑像、領導題詞壁、烈士紀念碑等,先後被省教委、團省委命名為“福建省學校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福建省首批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1995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被團中央命名為第三批“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1996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生平

張高謙出生於壽寧縣大韓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中。1961年2月6日晚,為保護集體的羊群,年僅13歲的他在與偷羊的歹徒搏鬥中英勇犧牲。從此,他和草原英雄小組妹等十大紅色少年的事跡風靡全國,成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英雄人物。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張高謙精神”也由此載入英烈史冊,成為革命老區壽寧縣又一耀人的精神財富,並鼓舞教育了一茬又一茬新時代少年。因而曾被列為全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陵園簡介

走近張高謙烈士陵園,不難感受到這裡石階、石欄、石碑、小亭和四周的青松翠柏、蔥綠茶園映襯出的莊嚴肅穆的氛圍。烈士墓靜臥陵園之巔,一尊張高謙懷抱羔羊的偉岸石雕則昂然屹立於銘刻多種緬懷文字的青石紀念碑前,宛若英雄那永駐人間的凜然正氣。
與烈士陵園相融一體的張高謙烈士事跡紀念室,同樣成為一份激勵人們去不斷追尋和學習烈士精神的活教材。在這裡,人們可以詳盡了解到烈士的童年生活、生平事跡及其身後英雄火炬如何被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夕陽西下,清風習習,河岸樹影搖曳。張高謙童年時期最愛前往的榕樹叢又一次在幕色和風中低吟淺唱。這一切,仿佛昭示著,英雄雖然過早離去,但短暫的生命卻可以燦如晨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