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萬噸海輪碰擦南京長江大橋沉沒事故

5.12萬噸海輪碰擦南京長江大橋沉沒事故

2013年5月12日凌晨4點多,萬噸海輪 “鑫川8號”碰擦南京長江大橋六孔和七孔間的橋墩後,在大橋下游3.5公里處沉沒,船上18名船員在35分鐘內全部獲救。經過南京橋工段初步檢查,長江大橋橋墩僅僅受了“皮外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5.12萬噸海輪碰擦南京長江大橋沉沒事故
  • 時間:2013年5月12日
  • 地點:南京
  • 內容:海輪碰擦南京長江大橋沉沒
事故概述,驚魂時刻,大橋平安,能撐多久,

事故概述

12日4時20分左右,萬噸海輪 “鑫川8號”在下行準備通過南京長江大橋六孔過程中,突然大角度轉向,從大橋七孔通過時,與六孔和七孔之間的橋墩發生碰擦,並導致船體破損進水。船上18名船員最終於12日4時55分全部獲救。5時許,事故船在南京長江大橋下游3.5公里處的北岸岸邊淺灘處(即八卦洲洲頭附近)沉沒。本航次載12500噸石灰石由銅陵駛往福建羅源。經過南京橋工段初步檢查,長江大橋橋墩僅僅受了“皮外傷”。據了解,目前南京有5座跨江橋樑,除高鐵橋和南京四橋外,其餘均未安裝橋墩防撞設施。

驚魂時刻

海輪碰橋墩沉沒
沉默的萬噸海輪“鑫川8號”,屬於乳山鑫川航運有限公司,船籍港威海,載著1.25萬噸石灰石由安徽銅陵駛往福建羅源。
“碰撞發生在4點多,船上的人大多正在睡覺。”昨天下午,“鑫川8號”的大副王先生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說。
船員落水35分鐘全獲救
大部分船員在撞擊時醒來,但船隻沖灘失敗很快開始沉沒,大家只好在電話報警求助後,陸續跳入水中。
是南京市水上搜救中心救了他們。“接警時是4點20分。”南京海事局相關人員說,海巡0808、海巡0817趕赴現場救助遇險船員,並通知調派拖輪、打撈救助船參加救助,一共有32名執法人員參與救助。
雖然“鑫川8號”進水嚴重,很快向水下沉沒,但在4點55分,遇險船舶的18名船員還是全部獲救,從接警到救援完成,整個救助過程,僅僅花了不到35分鐘。
不過,5點左右,“鑫川8號”還是在南京長江大橋下游3.5公里處的北岸岸邊淺灘處(即八卦洲洲頭附近)沉沒。
“大角度轉向”釀事故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在八卦洲洲頭觀景台附近看見,3艘打撈船正在進行作業,數艘海事船在附近巡邏,“鑫川8號”已經完全看不見,現場氣氛緊張。
由於“鑫川8號”沉沒處在長江航道一處錨地上游,並非主航道,因此事故沒有影響到“黃金航道”的航運。昨天下午的八卦洲附近,百米長的貨運巨輪依然川流不息。
隨後,南京海事部門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稱“鑫川8號”在下行準備通過南京長江大橋六孔過程中,突然“大角度轉向”,從大橋七孔通過時,與六孔和七孔之間的橋墩發生碰擦,導致船體破損並進水。
雖然調查部門稱具體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但不少網友已經開始自行猜測。一位有經驗的網友稱,在內河航行中,遇到意外事故有“撞船不撞橋”說法,所以這次事故,可能是由於“舵機失控”引起的。

大橋平安

事故發生後,除了船員的安危,大家關心的恐怕就是南京長江大橋的“傷勢”了。
上海鐵路局南京橋工段段長金輝表示,橋工段先後派出3撥工作人員,對鋼鐵橋的鋼軌、線路、支座等進行檢查,發現沒什麼變化,“從現場來看,受創的6號橋墩上有明顯擦痕,5米長左右,3~4公分深,初步判斷,長江大橋安全沒受什麼影響。”
金輝透露,由於不是正面撞擊,所以情況“還可以”。不過他也坦言,現在只是初步判斷,至於墩身和墩台有沒有裂紋,因為江水渾濁無法看清,還要進一步檢查。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針對水面上船隻誤撞橋墩事故,南京橋工段早就加強了防範。
據介紹,建橋至今,南京長江大橋共發生35起橋體被撞事故,被撞最為頻繁的是8號橋墩,橋墩上舊傷新痕,讓人觸目驚心。
幸運的是,這些撞擊都沒有對橋體產生實質性的傷害,也未影響大橋的安全。

能撐多久

共被撞35次,“橋堅強”能撐多久,網友呼籲:愛它就給它穿上“防撞衣”吧
去年9月6日,南京長江段江浦水域發生四船碰撞事故,一艘船翻扣江中,漂移到南京長江大橋5號橋墩上,橋墩受到撞擊。如今一年不到,長江大橋再次被撞。
據了解,南京長江大橋建成45年來,共被撞35次,都因質量過硬化險為夷,堪稱“橋堅強”,但人們還是不免擔心。
實際上,南京長江水域現有南京長江大橋、二橋、三橋、四橋、大勝關長江大橋、江心洲大橋,不足50公里的江面6座橋,密度全國少見,它們的防撞能力究竟如何?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二橋、三橋雖適度採取了防撞建築結構,但抗撞擊能力只有5000噸。4000噸級貨船以每秒5米,即時速18公里產生撞擊力就近5000噸。
大勝關鐵路橋江面上有5個紅色“圍脖”,緊緊包裹住主橋墩,可有效削弱30%的撞擊力。5000噸級船舶碰撞橋墩後,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長江四橋的防撞水平為1萬噸,長江四橋圍繞橋墩做的一圈鋼護結構是“模組式”的,哪塊撞壞就拆下來換掉。
南京長江大橋因為建成最早,無設計代表船型,防撞能力在所有橋樑中最小。目前南京長江段每天有1000多艘超過3000噸的貨輪航行,因此給大橋穿“防撞衣”勢在必行。據悉,南京長江二橋、長江三橋也正在考慮推行穿“防撞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