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觀潮(海寧市)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錢江觀潮(海寧市)
  • 主題詞:民俗,錢江觀潮,海寧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漢魏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海寧潮習俗,是以海寧觀潮習俗特別是農曆八月十八觀潮節為核心,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商貿習俗、傳統技藝、相關方言俗語、民間信仰、民俗活動、在海寧潮影響下的傳統知識和實踐等多項內容,具有特定時空範疇的空間文化。

歷史淵源

觀潮之風源於漢魏,繼於南北朝,唐已盛行,宋為高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今,南岸觀潮多在肖山南陽和攔海大堤一線,北岸觀潮多在海寧鹽官。1999年國內遊客達130萬人,境外遊客突破1萬人。唐宋時期,觀潮地址本在杭州鳳凰山浙江亭一帶。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錢塘江由中小門改道北大門,海寧鹽官便成了觀潮的勝地,故錢江潮亦稱海寧潮。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乾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位於杭州東北45公里的海寧鹽官鎮為觀潮第一勝地,故稱“海寧觀潮“。

基本內容

海寧觀潮,一是在鹽官觀賞“一線潮”和“捲雲擁雪潮”,潮高一般3-5米,最大高度可達8米以上,最大時速每秒9.6米。二是在鹽官以東8公里的八堡觀看“碰頭潮、沖天潮、噴雪潮”。三是在鹽官以西11公里的老鹽倉欣賞回頭潮,亦稱返頭潮。這三區潮水,由東往西出現,若驅車與潮賽跑,則可把三處佳景,依次觀賞,大飽眼福。多年來,海寧潮均被國家作為國際旅遊重點項目推向世界。

主要價值

作為非物質文化屬性的海寧潮習俗,是海寧整體潮文化的一部分,歷史源遠流長,內容涵蓋廣泛,是當地人民群體心理特徵及其傳承的突出表現。
世界一絕的海寧潮,千百年來無數名人遊客為之傾倒。白居易、李白、蘇東坡等歷代名人墨客在一睹奇觀後留下千餘首詠潮詩詞。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四次到鹽官觀賞海寧潮,賦詩10餘首。孫中山、毛澤東等一代偉人也曾來海寧觀潮並留了詩文。浩瀚的海寧潮撞擊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靈感,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潮文化”資料,凝成了一部特殊的歷史教材。

瀕危狀況

由於當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商貿活動的嬗變和當代旅遊業的發達,一方面增加了海寧潮在觀潮習俗上傳播的廣泛性,另一方面則更改了一部分千古相傳的傳統習俗,特別是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相關民俗活動等海寧潮習俗、相關傳統知識和實踐當中的內容,有些發生了變異,有些已經消失,有些瀕臨滅亡,如何完整地了解、記錄、保護和傳承海寧潮習俗,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課題。

保護措施

20世紀90年代以來,海寧開始舉辦“觀潮節”,聲勢越來越大。2000年觀潮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通過9顆衛星,使用3套轉播系統30多台攝像機,水陸空全方位對海寧潮進行近3小時的現場直播。2001年觀潮節,吸引中外遊客102萬人次。
2015年海寧觀潮節活動:(1)觀潮節開幕式暨魯瑾脫口秀音樂節。知名主持人魯瑾女士在觀潮節開幕之際做關於夢想為主題的脫口秀節目。(2)2015第六屆海寧潮音樂節。本屆潮音樂節以“青春,我的音樂夢”為主題,邀請實力派歌手獻唱,將氣勢磅礴的錢江潮與震撼的音樂結合,激發海內外遊客的音樂夢,打造一場精美絕倫的視聽盛宴。(3)央視直播海寧潮。通過央視的鏡頭將海寧潮的壯觀景象和海寧潮文化的豐富內涵進一步展現給國內外觀眾,大力傳播海寧特色潮資源、魅力潮文化和觀潮旅遊品牌。(4)祭祀潮神民俗表演。在景區觀潮公園白石台舉辦八月十八祭祀潮神活動,進行祭祀潮神民俗表演,展現了我市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地方傳統文化,深化潮文化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