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工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工學院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工學院是一個跨學科多門類的融理學、工學、農學三個一級學科為一體的學院,下設有辦公室、輔導員工作組、五個教學單位,分別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數學系、工程技術系、實驗中心和公總計算機教研室。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與套用數學、電子信息工程微電子學、汽車服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園林共7個本科專業;學院擁有校級重點專業1個,校級重點實驗室2個,校級重點課程5門。近3年學院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為90%以上,近3年連續榮獲育才學院就業先進單位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工學院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校訓:厚學養德,樹人育才
辦學理念,師資力量,硬體設施,辦學成果,主要專業,計算機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教育技術,數學專業,汽車服務工程,園林,機械自動化,

辦學理念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理工學院始終堅持秉承“厚學養德,樹人育才”的校訓,始終堅持創建全國高水平民辦大學的目標,始終堅持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加大各項基礎建設投入,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強化管理,提高效率,嚴把教育教學質量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2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以上職稱57人,占45.6%;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58人,占46%;目前有來自全國二十多省(市、自治區)的全日制本、專科學生2136人。

硬體設施

擁有教學和實驗用房15000餘平方米,教學、實驗設備固定資產1600餘萬元。學院共有實驗室40餘個;學院擁有工程實訓中心1個,建築面積近2000㎡,擁有先進數控加工中心、車、銑、磨床等設備60餘台;實驗室建設做到了結構布局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功能齊全、教學科研互動,滿足了教學科研的需求。

辦學成果

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學生素質教育。近3年學院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獲得重慶市賽區一等獎2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2個;在第四屆“全國普通高校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景觀設計大賽分獲一等獎1個、三等獎1個;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取得了重慶市賽區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在2009、2010本田.中國汽車節能大賽中,分別獲得重慶地區參賽隊第一、第二的優異成績。2010-2012年有20名學生考取了研究生繼續深造。
學院堅持素質與能力教育並重,增強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學院學生在職業能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近3年學院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為90%以上,近3年連續榮獲育才學院就業先進單位稱號。

主要專業

計算機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設立於2001年,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教高函〔2005〕8號確認,本專業現有學生344人,2005年以來共有四屆畢業生585人。現有專職教師12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講師7名;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2%;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4名;教師發表論文19篇,另外聘有西南大學高職稱教師多人。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81萬元,實驗室9個,儀器設備632台,資料室圖書3330冊,圖書館可提供本專業借閱圖書23.1萬冊。 2007-2009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6人,學士學位授位率分別為92.7%、98.1%、94.5;2008、2009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7.0%、96.6%;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從事計算機軟、硬體及網路設計開發和套用,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專業套用型人才。
本專業分為軟體開發與設計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兩個專業方向,其中軟體開發與設計方向開設有離散數學、數據結構、C++/Java程式設計、算法分析與設計、作業系統原理、編譯原理、軟體工程、Oracle資料庫、J2EE企業套用開發、軟體測試技術等專業必修課。計算機網路技術方向開設有計算機網路基礎、數據結構、網路作業系統、網路安全技術、SQLServer資料庫、計算機網路管理、TCP/IP技術、路由器配置、網路綜合布線、企業區域網路構建等專業必修課。
本專業將為重慶市筆記本基地和雲計算基地的建設輸送大量合格人才。
本專業具有與時俱進的教學體系。本專業的培養方案是在廣泛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分析研究和借鑑其他院校同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實際情況,經過專家組的多次討論和修改之後最終確定的,與市場結合緊密,並且每年都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微小調整。本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很多課程比如《Oracle資料庫》、《J2EE架構》等市場急需畢業生掌握的課程,都是在經過調研之後加入到課程體系中來的。
本專業具有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本專業從2005年起致力於實驗教學改革,經過幾年的建設,已初步形成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實驗開出率在90%以上,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在30%以上,配備有專門的實驗教學隊伍,實驗考試也與理論考試分離出來,進行單獨的考核。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為套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專業具有高就業率和良好的社會聲譽。本專業歷屆畢業生都得到了眾多用人單位的肯定和青睞,有些單位如重慶市正大軟體集團有限公司已經連續幾年到本專業招聘學生,部分畢業生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已經成為單位的中間力量或者走上領導崗位。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於2005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學生,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渝教計〔2005〕64號批准,教高函〔2005〕7號確認,本專業現有學生222人,2005年以來共有一屆畢業生40人。現有教師12人;教師中碩士4名;教師發表論文7篇,著作3部(含自編教材),另外聘有西南大學高職稱教師多人。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99萬元,實驗室15個,儀器設備1082台,資料室圖書3332冊,圖書館可提供本專業借閱圖書23.1萬冊。
2009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2人,學位授位率為92.5%,就業率為100%。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在電子信息技術與工程技術行業從事技術套用、技術開發和現代電子設備技術服務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複合型套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開設有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技術、電機拖動、現代控制技術、過程檢測技術與儀表、單片機原理與套用、可程式邏輯器件原理與套用、電子電路CAD、數位電視原理、控制系統仿真等專業必修課。
“厚基礎、能實踐、強能力、高素質”是本專業畢業生的特色。本專業將為重慶市西永微電子園的建設輸送大量優秀人才。
高水平的師資。本專業有專任教師12名,另外聘有西南大學高職稱教師10人,生師比達到10:1。任課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13名,占教師總數的59%。在這些高職稱教師中,不僅有從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聘用的高職稱教師,也有從西南計算機公司等企業聘用的高職稱工程師,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都很高,除此之外還有8名年輕的碩士,這些師資是本專業的資本和驕傲,也是實現本專業培養目標的有力保證。
良好的實驗條件。本專業有擁有專業實驗室15個,教學儀器設備1082台(套),總值299萬元,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高達13652元。本專業不僅擁有電工電路實驗室、模擬電路實驗室、數字電路實驗室等基礎實驗室,還有電子設計與製作實驗室、可程式邏輯器件實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和電機拖動實訓室、電工技術實訓室等實訓室,不僅可以供學生完成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也能讓學生開展設計性實驗,同時能讓教師開展科研工作。2009年本專業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重慶賽區二等獎就是在這些專業實驗室和實訓室中培養鍛鍊的結果。
高就業率。本專業的首屆畢業生得到了眾多用人單位的肯定和青睞,早在2009年4月就實現了100%就業,有學生甚至是被多家單位競相聘用,首屆畢業生踏上工作崗位之後也不負眾望,為我專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教育技術

教育技術學專業於2002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學生。經過幾年的發展,本專業現有學生27人,2006年以來共有一屆畢業生35人。教育技術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6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2人,占專任教師的33.3%,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3人,占專任教師的50%。教育技術學專業現有實驗用房3間,實驗儀器設備150餘台(套),價值人民幣80萬餘元。
經過八年的建設和發展,教育技術學專業師資隊伍職稱、學歷和學緣結構趨於合理,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教育技術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適宜到學校、影視、通信、廣播、信息家電、娛樂遊戲、平面媒體等行業從事教學和各類數字媒體的製作、傳輸、產品開發及設計等工作的複合型套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開設有數字媒體藝術概論、藝術基礎、攝影技術基礎、數位電視技術基礎、教育傳播學、電視編導與製作、計算機圖形動畫技術、多媒體軟體設計、數字媒體後期製作、數字音頻技術的套用與設計等主要課程。

數學專業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設立於2001年,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教高函〔2005〕8號確認,本專業現有學生164人,2005年以來共有五屆畢業生。現有專職教師15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講師8名;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8%;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8名;教師發表論文18篇。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8萬元,實驗室3個,儀器設備400台。
2007-2009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38人,學士學位授位率分別為92.7%、95.1%、90.5;2008、2009屆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4.2%、98%;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紮實的數學和套用數學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數學科學和數學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同時在數學模型、計算機技術等方面得到基本訓練。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若干實際數學問題。為社會輸送德才兼備的初、中等學校數學教師和能在科技、教育管理等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礎厚、專業精、技能強、素質高”的專門人才。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初等代數研究、初等幾何研究、初等數論、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中學數學教學方法研究、高等幾何、物理學、數學建模、複變函數論、常微分方程、機率論、數學教學論、數學實數理統計學、近世代數、運籌學、計算數學等。
厚基礎、強能力是本專業畢業生的特色。與實踐結合緊密,就業門路廣是本專業的優勢。本專業將為社會輸送初、中等學校數學教師;還可以勝任政府、金融、企事業部門從事計算與信息處理工作。
本專業著力最佳化培養方案。在對市場需求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適合本專業的培養方案。減小理論課的比率,加大實踐套用課的比率。2008版培養方案強化了套用型人才的培養,增加了實踐性教學與選修課的比率。
本專業形成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堅持教學創新,更新教育觀念,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主動適應社會需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注意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突出專業特點,充分體現培養目標。放棄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結構,逐步建立“教、學、練並重”的教學結構。並在這個前提下分階段地進行課程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
本專業加強實驗室建設。每門專業課程都安排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且能按照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出實驗。通過研究式教學、開放型或課題型作業的訓練,加強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和實際數學模型問題的能力;開設《數學實驗》、《數學模型》等設計性綜合實驗課程;積極開展第二課堂,特別有針對性的數學建模競賽和數學建模訓練等。這些舉措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學生明白了學習數學並非僅僅是靠“一張紙一支筆”做題目,而更多是訓練數學素質和創新意識,培養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專業具有高就業率和良好的社會聲譽。本專業的首屆畢業生得到了眾多用人單位的肯定和青睞,部分畢業生在短短几年時間已經成為單位的中間力量或者走上領導崗位,為本專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每年本專業就業率都排在學校前列。

汽車服務工程

專業簡況: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於2006年開始招生,現有學生228人,已畢業學生46人。該專業主要有汽車行銷服務和汽車維修服務兩個培養方向。汽車行銷服務方向重點課程有汽車構造、現代汽車行銷、汽車商品國際貿易等;汽車維修方向重點課程有汽車構造、汽車維修與故障診斷等。
現有汽車拆裝實驗室、汽車理論實驗室、液壓傳動與控制實驗室、機械工程材料實驗室等14個實驗實訓室,1個教學基地。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現代汽車結構、原理、檢測、維修以及汽車行銷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實際技能,能在相關車輛製造廠、維修企業、車輛及配件銷售公司、保險公司從事現代汽車製造與維修服務、汽車行銷服務和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
特色一: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如開設有汽車拆裝實訓、汽車服務實習、汽車美容實訓、汽車維修實訓、駕駛實訓等,在汽車構造等課程中試點進行一半理論一半實踐的“五五”教學模式,通過這些實踐環節,著重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特色二:汽車行銷服務方向,以汽車產業經濟研究為重點,瞄準汽車後市場,努力向服務系統規劃、供應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等方向延伸。汽車維修方向,以汽車結構與新技術、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汽車維修工藝與技術等為重點,加強與“4S”店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園林

專業簡況:園林專業於2007年開始招生,現有學生242人。主要課程有園林植物、園林規劃設計、素描、色彩、植物生理學、觀賞植物學等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在城鎮建設規劃部門、園林部門、林業部門、花卉企業、風景區、公園、小區以及各企事業單位從事各類園林綠地、自然景觀的規劃、設計、植物繁育栽培、養護、管理及科研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
特色一:依託重慶市區位及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原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天然地理位置優勢,創建了“園林+建築”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園林+建築”人才培養模式相匹配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培養了一批能進行教學、能對外服務的“雙師型”教師,形成了一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專業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學團隊。
特色二:注重傳承與創新交融,充分發揮“森林重慶”的優勢,繼承精髓,做特我院園林專業的特色,如在園林文化方面就是一個顯著的特色。
特色三:注重就業與創業相結合,不但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獲取,更加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將理論與實踐自然融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提高。

機械自動化

專業簡況: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於2008年開始招生,現有學生249人。主要課程有機械工程材料,機械原理,液壓傳動與控制,機械製造基礎,互換性及測量技術基礎等。現有液壓傳動與控制實驗室、機械工程材料實驗室、機械CAD/CAM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等9個實驗實訓室,1個教學基地。
培養目標: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注重實踐、基礎紮實、能力強、獲得機械高級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實施套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從事機械工程領域的設計、製造、控制、維護等工作,可在工、礦企業就職,也可在學校、機關等部門工作,具備獨立創業的基本能力。
專業特色:
特色一:依託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原西南大學育才學院)現有專業的優勢,創建了“機械+汽車”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機械+汽車”人才培養模式相匹配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的學生的既具有機械設計製造的專業知識,又具有汽車設計製造的專業知識。
特色二:強化課程設計、參觀實習實訓環節,通過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工具機夾具課程設計、數控技術課程設計、參觀長安汽車製造廠、參觀齒輪廠等,培養學生綜合理解和運用機械工程基本知識的能力。
特色三:注重學生計算機套用能力、電器自動控制與套用能力,機械一體化與套用能力的培養,將學生培養成具備機、電、儀一體化的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