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成立於2001年,現有在校學生1300多人。學院轄美術學系、藝術設計一系(環境藝術方向、數字藝術方向)、藝術設計二系(視覺傳播方向、設計管理方向)和服裝設計系。有專業教師10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7 人,博士、碩士5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美術學院
  • 創辦時間:2001年
  • 在校學生:1300多人
  • 專業教師:102人
學院簡介,專業設定,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美術學,學院作品,

學院簡介

學院現有慧思樓,美術苑和雕塑苑三個教學場地,教學用房面積12000多平方米。建有藝術設計實訓中心、美術創作實訓中心和重慶市美術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有服裝實訓室3間,三維動畫實訓室、二維動畫實訓室各2間,攝影實訓室、定格動畫實訓室、雕塑實訓室、版畫實訓室、國畫實訓室、油畫實訓室、壁畫實訓室、漆畫實訓室、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實訓室各1間。有美術學專業校外教學實習基地2處,藝術設計專業校外實習基地7處,寫生攝影基地1處。
美術學院積極探索學院發展的新思想、新措施,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基礎,以藝術為手段,深化教學改革,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藝術人才。學院以教學為中心,規範教學管理、探索藝術教育的新方法、新規律,教學改革走在了國內藝術院校的前列。其中專業基礎課與基礎理論課的模組化教學體系改革,有效解決了藝術教育中的質量評定與管理標準化問題。率先在國內探索實施三年級下學期至畢業的工作室教學制度使學校教學與社會實踐很好的融合了起來,加強了學生的行業認知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我院堅持以“市場實現”、“亮相教育”為核心,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近幾年來,學生一次性就業率均在93%以上,三年考上研究生15名。
我院非常重視科研、創作工作,分別於2005年、2011年成立了美術文化研究所和國際創意產業發展研究所,並以兩所為依託,整合科研資源,申報科研項目,致力於將學校的智力資源最快速地與生產、市場結合,最終實現對中國大學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與培養方式的改革。我院教師獲國家級獎兩項、省部級獲13項、高校人文社科獎3項、其他科研獎92項;出版著作8部,自編教材5部,發表論文(作品)53篇,入選國家級美展作品3件,入選省級美展作品67件,教師在國內舉辦個人畫展3人次,教師設計服務地方項目近100項。其中張其昱副教授的作品《夏秋之交》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青年教師黃詩鴻的作品《兒童玩具設計》獲得中國—荷蘭優秀工業設計大賽一等獎;張鴻副教授主持的《紅河捲菸廠建築及景觀規劃設計工程》獲得“魯班獎”;高燕副教授的作品《滲透》入選2011香港國際時裝周,並獲“漢帛獎”;三維動畫實訓室作品《重慶城市宣傳片》在第14屆全國大學生“大師杯”比賽中獲優秀獎;青年教師馮艷紅的作品《優雅的叛逆》獲得“杉杉杯”中國服裝設計師大賽新人獎。學生王希超作品《露友運動鞋》獲得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二等獎;學生李一誠作品《西后街》獲得央視風雲大賽漫畫組優秀獎;學生團隊8405工作室作品《火火in南京》獲得大廣賽·南京青奧會動畫組優秀獎;學生劉艷作品《“友基”數位板》獲得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學院獎佳作獎。

專業設定

視覺傳達設計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較強市場反應能力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平面設計與會展策劃方向:
主要課程:書籍裝幀、商業插圖(及原畫創作)、CI設計、包裝設計與印刷工藝、展示設計、網頁設計與網站發布、廣告創意文案寫作、品牌策劃與傳播、會展策劃與設計、博物館展示、新媒體展示設計等。
數字藝術方向: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視知覺訓練、中外設計藝術史、3DMAX、影視後期技術、分鏡頭設計、原畫設計、攝影攝像基礎、FLASH動畫等。
設計管理方向:
主要課程:設計流程管理、市場行銷與策劃、商業攝影、媒體運營與管理、商業策劃與品牌運營、廣告策劃與設計、文化產業概述與務實、會展策劃與設計、包裝設計與管理、房地產策劃、服裝展示與行銷、動畫商業推廣等。

環境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在建築設計部門、城市市容規劃部門、園林與景觀行業、家裝和公裝公司、商店賣場、施工工程公司、設計院、裝飾設計單位從事設計製作工作、經營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視知覺訓練、建築製圖基礎、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環境藝術設計概論、室內設計、景觀規劃設計、室內設計預決算、公共設施設計、園林設計、設計方法學、商業空間設計等。

服裝與服飾設計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能在服裝行業從事服裝設計與製作,服裝行銷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創意服裝設計、中外服裝史、服裝色彩研究與套用、服裝工藝基礎、服裝CAD、平面剪裁、成衣設計、服裝展示設計、服裝品牌策劃、時尚買手、服裝企業管理等。

美術學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面較寬,專業技能紮實,適應中、國小美術教育工作的師範人才,以及在美術史論、美術研究、美術教育領域培養教學和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文博藝術管理、新聞出版等方面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畫(花鳥、山水、人物)、油畫(人物、風景)、中國線描藝術、水彩、壁畫、浮雕、漆畫、攝影、人體解剖與透視、書法與篆刻、中外美術史、教育學、心理學、美術學科教學法等。

學院作品

美術學院非常重視科研、創作工作,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科研工作小組,並分別於2005年、2011年成立了美術文化研究所和國際創意產業發展研究所,並以兩所為依託,整合科研資源,申報科研項目,致力於將學校的智力資源最快速地與生產、市場結合,最終實現對中國大學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與培養方式的改革。
2006年以來,我院教師獲國家級獎兩項、省部級獲13項、高校人文社科獎3項、其他科研獎92項;出版著作8部,自編教材5部,發表論文(作品)53篇,入選國家級美展作品3件,入選省級美展作品67件,教師在國內舉辦個人畫展3人次,教師設計服務地方項目近100項。其中張其昱副教授的黑白木刻《夏秋之交》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黃詩鴻老師的《兒童玩具設計》獲中荷優秀工業設計作品展一等獎,《家具設計第一課》2010年獲十四界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市級三等獎,《化裝品展示空間》獲《第三屆重慶-中國西部工業設計明日之星作品大獎賽》二等獎;馮艷紅老師的服裝設計作品《優雅的叛逆》獲第十一屆“杉杉杯”十五級大賽新人獎;陳敬老師的國畫作品《青青家園》獲中美舊金山中國書畫國際大獎賽國際榮譽獎,國畫作品《看不見》入選第二屆“徐悲鴻獎”中國畫展;高燕老師的服裝設計作品《滲透》入選香港國際時裝周,獲第19屆國際青年設計師時裝作品大賽“漢帛獎”,《Hello! Hello!》入選義大利Mittelmoda國際青年設計大賽;劉小怡老師的漆畫作品《神馬》入選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青年美術雙年展;我院師生參與製作的國內首部靜電影《初見》獲2011年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實驗短片獎,上海電影節最佳實驗片獎,並參選東京國際電影節、高棉國際電影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