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桑8號

農桑8號

農桑8號是浙江省農科院蠶研所選育的早生早熟品種。產葉量高,葉型大,抗病性好,目前在浙江等省栽植普遍。主要優點是早生,早熟。

審定情況:1991年經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桑8號
  • 品種類別:桑樹
  •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科院蠶研所
  • 審定單位: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形態特徵,選育目標,栽培技術,經濟價值,發展歷史,

形態特徵

農桑8號樹形直立,發條數多,枝條中粗而長,稍彎曲,皮青灰色,節間密,節距3.4cm,葉序2/5、3/8;皮孔小,橢圓、園形,棕褐色。冬芽正三角形,赤褐色,貼生。葉長心臟形,葉長21.5厘米,葉幅19.9厘米,深綠色,葉肉較厚,葉片平而光滑。產葉量較高,雌雄同株,花稍多。發芽早、成熟快、產葉量高,春期易受晚霜凍害,副芽再生能力較強。

選育目標

為適應蠶桑生產的需要,選育高產、優質、不同熟期與抗性各具特色的優良桑品種非常必要。鑒於浙江省的氣候特點、耕作制度和養蠶布局的變更,以往生產用的火桑等老桑品種已不能滿足需要,早青桑春季發芽與葉片成熟期不夠早,缺乏較理想的早生早熟桑品種。20世紀80年代,以中生中熟桐鄉青替代早生早熟品種,但由於春季發芽葉片成熟期不能滿足生產要求,且抗桑細菌病力較弱,覓待選育較理想的早生早熟桑品種。於是在70年代後期開展了桑樹雜交育種研究,80年代初期我們用一之瀨(從日本引入的白桑系品種)做為母本與倫教109(產於廣東順德的廣東桑品種)雜交選育出農桑8號,經區域性試驗,該品種產葉量高、葉片質量好、抗病性和適應性強,具有高產、早熟之特點。1991年3月經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現報導如下。表明,農桑8號綜合鑑定成績超過對照品種荷葉白,居6個參鑒桑品種的首位。

栽培技術

宜養成中、低乾樹型,適應性強,山區、平原、溪灘均可栽植。髮根力強,可用扦插繁殖。適於長江流域栽培。重施基肥,中乾養成;冬季重剪梢,以減少花果;春季可摘除部分花梢,以促進葉片生長;夏秋季及時採摘基部桑葉,以防老葉黃化硬化;冬春及初秋應加強肥水管理。注意桑白果防治,以避免由此引起的其它病害。

經濟價值

農桑8號品種屬早生早熟品種,杭州栽培,發芽期3月17~22日,開葉期3月20日至4月11日,成熟期4月16~21日,秋葉硬化期10月上旬。發芽率88.4%,生長芽率14%。每米條長產葉量春130g、秋163g。每公斤葉片數春444片、秋250片,年畝產葉量2011kg,葉質較優。抗萎縮型萎縮病、褐斑病、細菌病、污葉病。耐瘠、抗旱,適應性廣。粗蛋白含量,春 23.5%,秋 25.6%;可溶性糖含量,春17.0%,秋18.3%。

發展歷史

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選育,屬於農桑系列的高產,高抗品種。其他系列品種包括“農桑10號“,“農桑12號”,“農桑14號”。農桑8號主要選育人是林壽康,計東風,呂志強;選育過程匯聚了兩代桑樹育種科技人才近10年的心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