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皮(恩施特色小吃)

豆皮(恩施特色小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豆皮是大豆磨漿燒煮後,凝結乾制而成的豆製品。豆皮是從鍋中挑皮、捋直,將皮從中間粘起,成雙層半圓形,經過烘乾而製成的;皮薄透明,半圓而不破,黃色有光澤,柔軟不粘,表面光滑、色澤乳白微黃光亮,風味獨特,是高蛋白低脂肪不含膽固醇的營養食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皮
  • 別稱:豆皮兒
  • 主要原料:大米,土豆澱粉,玉米,綠豆,雞蛋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 儲藏方法:曬乾放置
  • 產地:湖北恩施
  • 製作方法:傳統手工、機器製作
簡介,原料,製作工藝,豆皮的吃法,

簡介

恩施豆皮,是湖北恩施州的一種地方特色小吃。成品色澤乳白,有淡淡香味。豆皮又分米豆皮,綠豆皮,包穀(玉米)豆皮,其中以米豆皮最受歡迎。
豆皮

原料

豆皮製作的主要原料是米和土豆(馬鈴薯)澱粉,綠豆皮和包穀豆皮等其他品種都需要添加相應的原材料。
豆皮

製作工藝

1.將大米用開水浸泡5-10分鐘。
2.將浸泡後的大米用機器磨成糊狀。
3. 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土豆(馬鈴薯)澱粉,攪拌均勻。
4.傳統的做法是將米漿在熱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或者在熱鍋里用特製漏斗盛裝旋轉烙成冬粉狀。近幾年由於專業製作豆皮的機器的出現,大部分生產廠家都已經改為機器生產了。機器的原理和傳統的做法原理基本上一樣,只是效率更加的高。
5.將成品晾曬在通風處。
豆皮

豆皮的吃法

不外乎三種,一種就是煮,食用時,在湯鍋里煮熟後添加雞、鴨、魚、肉、菜等各種可供選擇的配料(當地人稱其為臊子),綿軟滑爽,美滋美味。
第二種就是炒,食用時,將雞、鴨、魚、肉、菜等各種可供選擇的配料混合進去一起炒,豆皮酥滑鮮嫩,綿軟滋潤,配菜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第三種是糊湯豆皮,食用時,將豆皮煮至稠狀,然後將將青菜、雞蛋等配料攪拌均勻,調味不適宜過重,味道十分可口,年輕人和小孩子尤為喜歡。
如今的“恩施豆皮”已不再是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奢侈品”,而是成為一種旅遊食品和民間早點。只是其製作實現了機械化、流水線生產,使其傳統的手工製作——“燙豆皮”技藝已消失殆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