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鎮(廣東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

西河鎮(廣東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

西河鎮隸屬於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位於武江區西北部,地處湞、武兩水匯合處,總面積80平方公里。轄14個村委會,全鎮耕地總面積7908畝,山林面積4313畝。2008年末,面積81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161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778人。古蹟有唐代宰相張九齡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河鎮
  • 外文名稱:Xihe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韶關市武江區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芙蓉北三路
  • 電話區號::0751
  • 郵政區碼:512026
  • 地理位置:地處湞、武兩水匯合處
  • 面積:80平方公里
  • 人口:2008年戶籍總人口16183人
  • 方言:客家話-粵北片-韶關話,粵語廣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海豚水上世界
  • 車牌代碼:粵F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交通,經濟,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1959年建環市公社,1987年改河西鄉,1994年建西河鎮。

行政區劃

轄14個村委會,分為三大片,其中向陽、紅星、朝陽、前進等4個村為近郊村,即城中村;塘灣、下坑、馬屋、田心、山蕉、什石園、黃塱、糖寮為北片遠郊村;大村、村頭為南片遠郊村。
1996年,面積77.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向陽、紅星、前進、朝陽、塘灣、大村、村頭、馬屋、下坑、田心、山蕉、黃朗、什石園、糖寮14個管理區(行政村)。
【郵編】512026【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40203101:~201 220大村村 ~202 220村頭村 ~203 112塘灣村 ~204 220下坑村 ~205 220馬屋村 ~206 220田心村 ~207 220山蕉村 ~208 220什石元村 ~209 220黃塱村 ~210 220糖寮村 ~211 111紅星村 ~212 111前進村 ~213 111向陽村 ~214 112朝陽村

地理環境

鎮政府辦公地設在工業西移山路全鎮從南到北沿武江河西岸呈長蛇形,南北相距約30公里,中間為韶關市區所隔。西河鎮東至武江河,西至西聯鎮,南至湞江區樂園鎮韶關冶煉廠,北至重陽鎮、湞江區黎市鎮,總面積80平方公里。
西河鎮

人口

戶籍總人口161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778人。

交通

西河鎮水陸交通方便,鄉村公路發達。市區主河道武江河流經西河鎮西邊,沿江有鎮村碼頭4個;鎮內有百旺大道、工業大道、國道323線、新華路、惠民路、重陽公路等主幹道縱橫分布,市區公共汽車直達各村;武廣客運快速專線越境而過。2004年,全鎮14個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水泥公路。
廣東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

經濟

西河鎮充分發揮城郊優勢,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富鎮,服務業強鎮”的戰略,全面推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向前發展。近年來,全鎮上下通過加大土地資源的開發力度,以地招商,以誠招商,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先後引進鎮泰(廣東)工業有限公司、海豚水上世界、光華塑膠五金製品、肯德基、前進建材批發城、紅星美居中心、樂家居、馬屋泰基攪拌廠等40多家企業。同時,以房地產為“龍頭”,實施“龍頭”帶動策略,促進了旅遊飲食、租賃等服務業的發展。全鎮新建擴建市場12個,其中農貿綜合市場7個,家禽批發市場1個,建材市場3個,裝飾材料市場2個; 此外還有向陽賓館、悅陽賓館、永業賓館等多間旅業。至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9875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9262萬元,農業總產值10613萬元。
西河鎮是該市有名的蔬菜區,享有“西河菜”美譽。80年代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就以該鎮的黃瓜為母本,培育出新一代的優質抗病毒黃朗土青瓜,現該鎮按照“依託城市,服務城市,富裕農民”的工作思路,突出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實施科技興農,發展城郊型特色農業。與多家省、市科研單位掛鈎。每年推廣優質蔬菜品種40-50個,2000 年被省里定為“農科教結合示範鄉鎮”。該鎮擁有蔬菜種植面積6245畝,其中3000畝連片無公害蔬菜基地是省良種示範基地,魚塘面積2585畝,水利設施齊備,成為韶關市“菜籃子”生產基地和蔬菜出口基地。該鎮還有300 畝山蕉甜玉米基地、200畝牛蒡基地、150畝花草基地。在抓“菜籃子”建設,大力發展菜、魚、畜禽的基礎上,先後引進外資創辦了偉年蔬菜有限公司(中港合資)、武江“日豐”(中日合資)蔬菜出口有限公司、沙山水庫萬頭豬場、大村500 畝優質魚綜合養殖基地、馬屋、田心村的6000畝甜筍竹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每年向日本、港澳等地出口和外銷日本大蔥、紫苷蘭、青紫蘇等蔬菜2000噸,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創辦了占地150 畝的假日休閒項目“農家樂”,到農戶家中品嘗新鮮瓜果、菜、魚、禽等。
西河鎮蔬菜區西河鎮蔬菜區
西河鎮是韶關市著名的蔬菜區,享有“西河菜”美譽,為韶關市“菜籃子”生產基地和蔬菜出口基地。多年來,鎮委、鎮政府堅持按照“依託城市,服務城市,富裕農民”的工作思路,狠抓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積極與多家省、市科研單位掛鈎,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發展城郊型特色農業,走“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全鎮有蔬菜面積20819畝,魚塘面積2273畝,水稻面積2433畝,經濟作物面積1618畝。其中,有省級良種示範基地——黃塱無公害蔬菜基地3000畝;優質魚綜合養殖基地500畝;山蕉甜玉米基地300 畝;牛蒡基地200畝;花草基地150畝;沙山水庫萬頭豬場;馬屋、田心村的6000畝甜筍竹等特色農業基地。

社會事業

該鎮加大土地資源的開發力度,以地招商,以誠招商。先後有20多家大小企業落戶該鎮,如鎮泰(廣東)工業有限公司、海豚水上世界、光華塑膠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等。同時,該鎮以房地產為龍頭”,實施“龍頭”帶動策略,促進了旅遊飲食、租賃等服務業的發展。新建擴建市場12個,其中農貿綜合市場7個,家禽批發市場1個,建材市場2個,裝飾材料市場2個。 先後投資200萬元,完成新(改)建鄉村公路, 實現村村通公路,其中70%的村委會完成二級公路改造。 全部村委會實現通水、通電話以及農電改造。90% 的自然村達到“文明村”標準。1998年以滿分通過省奔康達標驗收。1999年西岸新村榮獲“廣東省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計畫生育工作實行屬地管理,較好地控制人口增長。全鎮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農村改水改廁工作取得較好成效。投資90萬元建設鎮敬老院,社會保障事業得到不斷發展。投資80多萬建鎮文化中心,並以此為宣傳陣地掀起了農民“富而思樂”熱潮,成立了多個農民業餘演出團體,如:採茶劇團、歌舞演出隊、醒獅隊老年人演出隊、腰鼓隊等等,該鎮農民精神煥發,生活樂也融融。
全鎮堅持深入開展現代公民教育活動,樹立和落實社會主義榮譽觀,文明創建活動成效顯著,廣大民眾的文明意識、文明行為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2006年全鎮共有8個村被區定為“民主法制示範村”,其中紅星村被省司法廳命名為“民主法制示範村”;全鎮90% 的自然村達到“文明村”標準,紅星村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鎮現有中學1間、國小8間,其中市一級國小2間。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全鎮計生工作牢固樹立“保紅旗、爭先進”的意識,鎮村級計生工作碩果纍纍。截止2018年,西河鎮年年被評為韶關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全鎮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100%,社會保障事業得到不斷發展。民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採茶劇團、歌舞演出隊、醒獅隊、老年人演出隊、腰鼓隊等多個農民業餘演出團體長期活躍城鄉,深受民眾歡迎。
教育事業
全鎮現有中學1所、國小14所,98年起共投入500 多萬元改薄資金,對全鎮中國小校進行改薄,現市一級國小有2間。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國小名錄如下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黃朗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下坑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什石園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前進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向陽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塘灣村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大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山蕉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朝陽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村頭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田心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糖寮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紅星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馬屋村國小
韶關市武江區西河鎮初級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