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非的果園——一個西北村莊的傳播學

蘇非的果園——一個西北村莊的傳播學

本書是傳播學者王正鵬歷時十年的人類學隨筆,東方出版社2016年出版。

收錄《午後時光》、《棗園靜士》《心中的鼓》《自由人》《沒有痕跡的調謝》等五十篇隨筆。青年導演吳明曉為本書繪製21幅珍貴的油畫作為插圖。

基本介紹

  • 書名:蘇非的果園
  • 作者:王正鵬
  • ISBN: 9787506088930
  • 類別:文化
  • 頁數:376
  • 定價:48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3-1
  • 裝幀:精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評論,書摘與插圖,

內容簡介

精神家園的鄉愁,是這個時代最後的防守。從鄉村建設到精神鄉愁,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暗脈猶如清泉一樣滋潤著道統的傳承。
本書是傳播學者王正鵬歷時十年的人類學隨筆,也是一部珍貴的鄉土社會思想傳記。
他用傳播學切開了一個村莊的文化流通與社會建構,也意外地為我們打開了一個蘇非哲學在中國本土化生長的百年道統。
收錄《午後時光》、《棗園靜士》《心中的鼓》《自由人》《沒有痕跡的調謝》等五十篇隨筆。
青年導演吳明曉為本書繪製21幅珍貴的油畫作為插圖。

作者簡介

傳播學者,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並獲英國貝德福德大學傳媒碩士。本書是作者對傳播人類學研究的首次嘗試。曾出版《數字時代傳統媒體變身記》(2010)、《狂飆年代的碎片:中國經濟黃金十年》。(2012)。
吳明曉(插圖作者)
青年導演,生於寧夏銀川,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編劇的電影作品有《不如跳舞》(2003)、《像他一樣活著》(2004)、《鳥島》(2008)、《幸福馬拉松》(2011)等。

媒體評論

王正鵬的表達遠非止於懷舊,他傳達的是人心的修造對於新鄉村建設的重要意義,關心的是人心的人文家園:“對於現代洪流中急劇變化的村莊給出溫暖而體貼的人文關懷才是當下最為急迫的。”

書摘與插圖

一個自耕農和他的小毛驢一個自耕農和他的小毛驢
每一個中國文人都有一個歸隱的田園夢想,每一個法國自耕農,都有他一塊小小土地和葡萄酒的夢想。而王家團莊最後一頭小毛驢的消亡,為手工化生產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我不苛求已經消失了的東西。
我相信它還會回來。羅納河谷的葡萄酒生產越原始,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的“ LIV-EX佳釀投資指數”的回報就會越好。牙買加藍山地區的生產方式越傳統,紐約與北京的藍山咖啡標價就會越高。電子世界為部落進入中心準備了條件;全球化與現代生產為原始物種產地與原生態生產預留了利潤的空間。
這使我對最後一頭小毛驢的消失作出了經濟學預期,而傳統社會,我父親那一代人,人與動物如此親愛地被命運捆綁在一起的傳統社會,卻漸漸走向絕唱。就像米勒的畫作《播種者》中全部意象的遠逝……我希望有一天在自己規劃的鄉村建設中,用藝術化生產喚醒這一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