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鎮(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蓮花鎮)

蓮花鎮(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蓮花鎮)

蓮花鎮位於貢井區西南31公里處,北同龍潭、橋頭相鄰,西與五寶、南與牛尾為鄰,東與農團和宜賓高升接壤,面積44.33平方公里,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315米,林木覆蓋率近5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蓮花鎮
  • 地理位置: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
  • 占地面積:44.33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紅星水庫、萬畝竹海
  • 平均海拔:315米
  • 郵政編碼:643104
基本情況,人口分布,歷史沿革,旅遊資源,農業結構,社會事業,

基本情況

人口分布

蓮花鎮位於貢井區西南31公里處,北同龍潭、橋頭相鄰,西與五寶、南與牛尾為鄰,東與農團和宜賓高升接壤,面積44.33平方公里,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315米,林木覆蓋率近50%。全鎮轄葛麻、黃桷、余家、楊家祠、象鼻、雷扁、白倉、沙溪、陸和、花馬石、川主等11個村、共80個社,1個社區。全鎮耕地面積11288畝,人口12923人(其中非農人口623人),共3823戶。人口出生率為7.58‰自然增長率為1.8‰,符合政策生育率94.23%。

歷史沿革

集市名叫蓮花場,相傳場中小河裡半夜曾開過蓮花,後建廟名蓮花寺。明末,場毀於兵災。清道光時重修,仍興集市。清末設保。民國29年(1940年)蓮花場聯保改為蓮花鄉。解放後,仍建蓮花鄉。1995年,榮縣撤鄉建鎮,設蓮花鎮。2005年8月,區劃調整蓮花鎮劃歸貢井區管轄。鎮人民政府駐蓮花場。

旅遊資源

全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一是山水。這裡山清水秀,平均海拔315米,山巒起伏,層巒疊障;有1個水域面積為280畝的“紅星水庫”,水庫周圍青山環抱,庫中碧波蕩漾。附壩旁邊山上已種植有近200株的成片觀賞桃樹林,梨樹300餘株,柑桔、橙類3000餘株,果林成蔭;林中建有農家樂1個,有美味可口的泉水豆花和飄香的陳年臘肉,足以讓你一飽口福。碎石公路直通水庫附壩,水庫極具開發價值。二是竹木。全鎮森林覆蓋面積達30000餘畝;竹海林場面積近10000畝,素有“萬畝竹海”之稱,所到之處,極目遠眺,滿眼蒼翠。在與牛尾、宜賓高升接壤的雷碥村、象鼻村,集中了約5000畝的竹海。7公里長的村道公路兩旁全是茂盛、清幽的竹林和樹林。林中棲息著數十種鳥類。清晨和夕陽西下,各種鳥叫聲此起彼伏,讓人應接不暇、流連忘返;霞光萬丈,直射進深幽的竹林,縷縷陽光挾帶著清新的空氣,足以讓你忘卻城市的繁華與喧囂,使你置身大自然的懷抱,倍感輕鬆與愜意。
具備雛形的村道公路穿過竹海林區全境。高黎路(柏油路面)改造將大大縮短城區到蓮花鎮的時間。這裡將是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地方。隨著區委、區政府對蓮花鎮“發展生態農業,打造旅遊品牌”的規劃,“竹海”與紅星水庫,將被打造成新貢井的後花園——萬畝竹海旅遊區。

農業結構

全鎮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花生、油菜為主,屬典型的農業鎮。2005年農作物播種總面積達24364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18263畝,經濟作物面積3513畝,其他農作物面積2588畝;生豬出欄19965餘頭,肉羊出欄23400頭,肉兔出欄158500隻,小家禽出欄約40萬隻。糧食總產達7560噸,油料產量413噸,水產品產量250噸,勞務輸出2500多人,創勞務收入2000餘萬元,農業增加值增長5%,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0%,經濟作物占種植業的比重為3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663元。
蔬菜種植初具雛形,僅沙溪村種植優質辣椒“宇航一號”(俗稱“七星椒”)近200畝,白倉村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00畝,黃桷村規模養兔年產達80000隻、稻田養魚近200畝,楊家祠村各類柚子面積達105畝。
竹編是該鎮的一個特色產業。全鎮現有規模(8人以上從事竹編的)竹編場12個,年供應竹編製品達50萬張,產值近400萬元。

社會事業

鎮內有九年制學校1所,全鎮學生總人數為1190人,現有教職工65人;鎮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8個;鎮敬老院2個,集中供養老人三十餘名;鎮廣播電視站有線電視覆蓋率為99%。村村通公路,已經基本全鎮域覆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