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鎮(黑龍江省林口縣蓮花鎮)

蓮花鎮(黑龍江省林口縣蓮花鎮)

蓮花鎮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下轄鎮,位於林口縣西北部,與海林市相鄰,國家級大型水電站一蓮花電站距鎮區不足2公里,牡丹江從鎮內流過,使蓮花鎮水源豐富,土質肥沃,適合種植烤菸大豆等經濟作物。全鎮共有9個村、屯,總人口12030人.蓮花鎮歷史上經歷多次變革,1936年成立字矽子鄉,1961年成立蓮花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建蓮花鄉,1997年撤鄉建鎮,成立蓮花鎮至今。.蓮花鎮位於林口縣西北部,距林口縣城90公里,鎮域西北接三道通鎮,東北連建堂鄉,東南鄰古城鎮,南與海林市三道河子鎮接壤。蓮花鎮下轄9個行政村,轄區總面積420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2,700人,耕地面積45,0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蓮花鎮
  • 外文名稱:Lianhua Town
  • 別名:157602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下轄地區:9個村、屯
  • 政府駐地:蓮花村
  • 電話區號:0453
  • 郵政區碼:157602
  • 地理位置牡丹江市北部
  • 面積:420平方公里
  • 人口:12700人(2013年)
  • 方言東北官話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火車站林口站
  • 車牌代碼:黑C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行政區劃,經濟發展,農業,工業,社會事業,旅遊資源,革命老區,

歷史沿革

蓮花鎮在清朝以前被稱為蓮花泡。
蓮花霧凇谷蓮花霧凇谷
1936年成立字矽子鄉。
1947年把蓮花劃為刁翎縣第五區。
1956年4月,蓮花從刁翎分離出來,成立字砬子鄉,鄉政府設在字砬子村。
1957年字砬子鄉併入三道通鄉。
1961年從三道通鄉公社分出,成立蓮花人民公社。
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建蓮花鄉。
1997年撤鄉建鎮,成立蓮花鎮至今。

地理位置

蓮花鎮位於林口縣西北部,距林口縣城90公里,鎮域西北接三道通鎮,東北連建堂鄉,東南鄰古城鎮,南與海林市三道河子鎮接壤。
政府駐地遷移
為促進蓮花鎮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將蓮花建成為財政富鎮、旅遊熱鎮,更好地服務蓮花水電站,2004年7月30日,經省政府研究,同意林口縣蓮花鎮人民政府駐地由字砬子村遷至蓮花村。

行政區劃

蓮花鎮下轄9個行政村,轄區總面積420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2,700人,耕地面積45,000畝。
轄9個村委會:江西村柳樹村、蓮花村、東河村東興村、字砬子村、新富村、大發村、新民村

經濟發展

農業

蓮花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農業主要以烤菸、食用菌玉米大豆產業為主。2012年全鎮種植烤菸9,000畝,所生產的烤菸遠近聞名,菸葉質地厚,質量上乘,產口遠銷上海、雲南等各大全國知名捲菸企業,是林口縣著名的優質煙生產基地。蓮花鎮近幾年來農村人均純收入一直排在全縣前列,蓮花鎮還是全省第一個成立鄉鎮勞動力轉移服務站的鄉鎮。

工業

蓮花鎮十分重視發展工業企業,先後引資1500萬元開發蓮花峰旅遊度假區;引資50萬元對原已閒置停產的新民磚廠進行設備及技術改造,使其重新開工生產;引資1,000萬元建立一個梅花鹿綜合養殖場;投資30萬元成立信合菌業合作社,生產經營食用菌種。工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對鎮域經濟總量擴張和產業結構調整,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社會事業

蓮花鎮城鎮建設和各項事業得到協調發展,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電話普及率達到95%,有線電視村村通,普及率達到100%,綜合教學樓達到規範化建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達到標準化管理。按照省委吉書記指示精神,圍繞生態立鎮、旅遊興鎮、產業富鎮、發展強鎮,打造黑龍江省生態移民旅遊第一鎮的生態旅遊建設項目要求,舉全鎮之力,全力加快生態搬遷旅遊新鎮建設步伐。

旅遊資源

蓮花鎮風景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休閒度假和旅遊的好去處。區域內有30多處旅遊景點:千年古榆、蓮花盆、蓮華寺、臥佛岩、鱷魚觀海、霧凇嶺、狐仙洞、蓮花湖、霧凇谷等各具特色的美麗景點景觀。其中蓮花泡中古棧道長廊,是我省第一座掛壁長廊。

革命老區

蓮花鎮同時還是國家一類革命老區,“八女投江”烈士之一楊貴珍的故居就在東柳村,抗聯時期吉東省委秘書處長姚新一、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第一師二團團長張奎就犧牲在蓮花境內,大東北剿匪字砬子南山戰鬥就發生在這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