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塘坳鄉

蓮塘坳鄉

蓮塘坳鎮是2005年元月由原涼江鄉和原蓮塘坳鄉合併,新設蓮塘坳鄉;2007年1月銀坑鄉與蓮塘坳鄉合併,新設蓮塘坳鄉。2010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撤鄉設鎮,鎮政府駐地在同聯村(金三角)。蓮塘坳鎮地處攸縣東南部,攸水東部,石山書院舊址和陽升觀均坐落與此。經2015年攸縣行政區劃調整後,全鎮轄16個建制村,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全鎮屬丘陵地帶,具有豐富的資源,蘊藏著無限的財富潛力。

基本介紹

行政規劃,自然狀況,經濟狀況,黨委建設,地圖信息,

行政規劃

全鎮轄16建制村,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幽居、下洞、銀坑、陽升觀、廖公、星和、山田、先鋒、新華、新朝、沿龍、巨田、春塘龍、下田、梘頭、南水、中江、盤龍、盤聯、巨洲、涼江、高樓、同聯。鎮政府駐金三角(原蓮塘坳鄉人民政府駐地)。
因此地長嶺坳下有兩口相連之塘,故名連塘坳,後演變成蓮塘坳。原蓮塘坳鄉1950年置蓮塘鄉,1956 年更名蓮塘坳鄉,1958 年撤鄉井入幸福公社, 1961年析置蓮塘坳公社, 1984年復置鄉。原涼江鄉1961年成立公社,1984年撤社建立涼江鄉。原銀坑鄉1961年設銀坑公社,後改公社為銀坑鄉。2005年涼江鄉與蓮塘坳鄉合併設立新的蓮塘坳鄉。2007年1月銀坑鄉與蓮塘坳鄉合併,新設蓮塘坳鄉。2010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撤鄉設鎮。2011年12月行政區劃調整,撤城關鎮設聯星和江橋街道辦事處,其中柘合、山背、春聯、春風、雙豐劃入聯星街道辦事處。
2015年,攸縣再次進行行政區劃調整。蓮塘坳鎮的盤龍、春塘龍、巨洲3個建制村被劃歸至春聯街道管轄。調整後的蓮塘坳鎮轄幽居、先鋒、中江、下洞、新華、新朝、同聯、陽升觀、沿龍、下田、廖公、巨田、梘頭、星和、南水、山田16個建制村,高樓、涼江、同聯、銀坑4個居委會,總面積269.83平方公里,總人口4.74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同聯村。

自然狀況

耕地面積3.43萬畝。山上郁翠蔥蔥、楠竹成片,樹木成林,林木面積達18萬餘畝,楠竹面積3萬畝;地表有著豐富的黃土資源,是興建紅磚廠的理想選擇;地下貯藏著豐富的鐵礦資源,已探明儲量在3000萬噸以上,居全縣首位;攸河、洣河沿春洲、巨洲等11個村邊界流淌,蘊藏著豐富的沙卵石資源,儲量上千萬噸。鎮內景色秀麗,風光迷人,充滿著田園氣息,尤其是陽升觀,林峰疊鸞,溪水潺潺,有千年古觀、千層石階、漂流、溫泉,是不可多得的朝聖、旅遊休閒聖地,讓人流連忘返,樂不思蜀,每年八月份的廟會,更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同時,蓮塘坳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距縣城不到2公里,交通便利,是投資置業的最佳境地。
蓮塘坳鄉蓮塘坳鄉

經濟狀況

在蓮塘坳鎮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2005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1億元,農業總產值1.9億元,企業總產值3億元;鎮財政總收入實現630萬元,人均純收入4268元。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最佳化,全鎮形成制種基地5000畝,擴種高檔優質稻3000畝,蠶桑基地1000畝,特色優質果品生產基地15000畝,蕎頭基地300畝,五大農產品生產基地,並建立了兩個家禽牲畜養殖小區,年出欄生豬3.7萬頭,出籠家禽20萬羽。工業企業蓬勃發展,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採掘企業有3家,鐵礦企業有65家,精選礦企業有13家,規模在500萬元以上年產值的企業有2家,大米加工企業6家,紅磚廠13家,沙石場9家。基礎設施全面完善,鎮村道路全面硬化,全鎮投入4680萬元修築水泥路325公里;完善敬老院配套建設,投資40萬餘元興建一幢敬老院居住大樓;醫療教育設施日益強化,有初級中學2所,國小29所,在校學生3720人,其中國中生1416人,小學生2304人,教職員工396人,鎮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22個,醫療點5個;水利基礎設施不斷加強,全鎮小Ⅰ型水庫3座,小Ⅱ型水庫23座,山塘488口,陂壩30座,電排83處都已進行了加固除險、防滲澆築。

黨委建設

全鎮黨組織共有黨委1個,基層黨支部44個,黨員1460人,全鎮黨建工作卓有成效。鎮黨委對基層組織建設常抓不懈,主要促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強化,班子作風優良,思想建設加強,不斷提高黨員綜合素質和責任感,使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全面提升,真正做到固本強基,同時著力開展黨員民主評議、爭創“黨員示範戶”“優秀黨員”、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為貧困黨員捐資等形之有效的活動,全面實施黨員“素質工程、魚水工程”,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密切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地圖信息

地址:株洲市攸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