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草市隸屬於遼寧省清原縣,地處遼寧東北部,隸屬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地處兩省一市二縣(即:遼寧省吉林省梅河口市清原滿族自治縣東豐縣)的交界處,是遼寧省通往吉林省的東大門。與吉林省山城鎮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25°10′,北緯42°12′。

草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水利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備,現有小型以上水庫20座,塘壩69座,年蓄水量達1200萬立以上。全鎮總面積為152.5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3平方公里,鎮區面積1.3平方公里,東西長12公里,南北長14公里。草市鎮距撫順市142km,距瀋陽175km,距清原縣35km,距吉林省梅河口市55km。草市鎮是清原縣耕地和水庫、塘壩最豐富的鄉鎮,優質米生產和水面養殖是該鎮近年來著力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

鎮域內分別有瀋吉鐵路瀋吉高速吉草高速)和202線國道在腹地內通過,鎮區是縣級道路開草線(開原—草市)和草南線(草市—南山城)的終點。並有數條鄉級道路及所屬村屯和臨近吉林省各村屯相聯繫,以村道路為支路的公路網建設已形成。鎮域內有16個行政村36個自然屯,主要頒在鎮區的西部和南部。因此,草市鎮在清原縣域內體系中起到東北部支撐點的作用。

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開展全國重點鎮增補調整工作的通知》中,公布了3675個全國重點鎮名單,同時,廢止原2004年公布的全國重點鎮名單,其中草市(農業小鎮)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草市
  • 外文名稱:caoshi
  • 別名草市鎮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下轄地區:轄1個社區居委會,26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草市鎮草市街 
  • 電話區號:024
  • 郵政區碼:113303
  • 地理位置:遼寧清原縣東北部
  • 面積:152.53平方公里
  • 人口:1.54萬
  • 方言東北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
  • 機場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 火車站草市站
  • 車牌代碼:遼D
  • 行政區劃代碼:210423103
  • 坐標:42°17′44″N 125°13′31″E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公路,鐵路,氣候,土壤,自然資源,特色美食,烤乾豆腐串,烤芊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招商引資,科技興農,小城鎮建設,農業方面,工業方面,民生工程方面,防汛工作,社會事業,教育事業,草市逸夫學校,草市中學,醫療衛生,

建制沿革

清原滿族自治縣轄鎮。縣黃牛生產基地。原稱白銀村。屬吉-龍縣,1925年劃入清原縣,為四區。1958年設草市公社,1985年建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府35公里。
過去在東北,“人參、貂皮、烏拉草”被譽為三寶,而烏拉草就是舊時草市的特產。其實,這個地方最早叫白雲堡,後來又改作白銀河屯。白銀河屯水肥草美,特別是烏拉草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來此販運,這裡的草市場由此名揚百里。1926年,這裡已成為買草賣草的集散地,而草市則成了這方土地的代名詞。據傳 1930年,此處正式更名為草市。

行政區劃

草市隸屬於遼寧省清原縣,地處遼寧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地處兩省一市二縣(即:遼寧省、吉林省、梅河口市、清原滿族自治縣,東豐縣)的交界處,是遼寧省通往吉林省的東大門,全鎮總面積為152.53平方公里。
草市鎮政府草市鎮政府
草市鎮鎮政府駐草市村,人口1.54萬人,面積166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居委會:草市社區;16個村委會:草市社區、趙家街村、上甸子村、太平溝村、大窩棚村、二窪村、三道背村、關家街村、長興村、草市村、粘泥嶺村、水簾洞村、大板河村、雙井溝村、小城子村、泡子沿村東大道村
代碼
名稱
210423103000
草市鎮
代碼
城鄉分類
名稱
210423103001
121
草市社區居民委員會
210423103201
220
趙家街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03
220
上甸子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04
220
太平溝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08
220
大窩棚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10
220
二窪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11
220
三道背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12
220
關家街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15
220
長興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17
122
草市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18
220
粘泥嶺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19
220
水簾洞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21
220
大板河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23
220
雙井溝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24
220
小城子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25
220
泡子沿村民委員會
210423103226
220
東大道村民委員會
註:121 鎮中心區 122鎮鄉結合區 220 村莊

地理環境

草市交通便利,通過瀋吉高速到遼寧省省會瀋陽市約175公里,行車約2小時即可到達。
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

公路

草市境內有瀋陽至吉林的瀋吉高速吉草高速)和202線國道(或“國道202線”、“G202線”)穿過。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2011年9月30日,吉林市至草市段竣工通車標誌著瀋吉高速公路全線通車。路線經遼吉省界過大板河村北、設定主線收費站(K1+200~K1+460)、設草市服務區(中心樁號:K1+600);過小板河村北、在草市鎮西南設草市互通式立交(K5+220)。
G1212 瀋吉高速公路 起點:瀋陽市 終點:吉林市 通車裡程:373km

鐵路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草市站位於遼寧省清原縣草市鎮市府路20號,是四等站
建於1927年。離瀋陽站181公里,離吉林站265公里,隸屬瀋陽鐵路梅河口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
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零擔僅辦理整零貨物發到。
車次出發-到達發時-到時停留時間附近經停
K7398
白河 - 瀋陽
9:07 - 9:10
3分
梅河口,山城鎮,清原,撫順北,瀋陽
K7426
吉林- 瀋陽
13:27 - 13:31
4分
梅河口,山城鎮,清原,南口前,蒼石,南雜木,章黨,撫順北,瀋陽
K7425
瀋陽 - 吉林
11:26- 11:28
2分
梅河口,山城鎮,清原,南口前,蒼石,南雜木,章黨,撫順北,瀋陽
K1023
北京 - 吉林
5:20 - 5:43
23分
梅河口,山城鎮,清原,瀋陽北

氣候

草市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冬寒夏熱,春季多風少雨,夏季炎熱多雨,風速較小,有時出現雷雨、冰雹、大風、秋季涼爽、冬季嚴寒,年平均氣溫為5.3℃。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2.9℃;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6℃。極端最高氣溫零上36.5℃,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7.6℃,無霜期130天左右。
東部南部高寒山區無霜期110至120天。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出現,終霜在5月中旬。11月中旬土地封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凍,4月下旬化通。最深凍土層169厘米左右。全年總日照時數為2419小時。春夏多西南風,秋冬多西北風。一般風力3至4級,最大風力7至8級。年平均降雨為806.5毫米,多集中於7、8、9月。這三個月降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60%以上。日最大降雨量為116.8毫米,年蒸量為1275毫米。
鎮內主要為丘陵地形,且在鎮域南部較集中,鎮區範圍內地勢平坦,全鎮平均海拔380米,是遼寧省清河、吉林省綏汾河兩條河流的發源地,其源頭位於分水嶺屯。

土壤

棕壤和暗棕壤土地占面積的90%以上;草炭土和水稻土占8%,其它如白漿土占2%。

自然資源

由於多年的烏拉草的積累,草炭土成了草市地區最有特別的自然資源,草炭土是一種自然形成的礦物質,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與保水性在作為育苗基質育苗效果相當不錯,特別是蔬菜育苗與水果育苗方面使用量更上不斷上升。
草炭土用途包括大樹移植,園林綠化,育苗基質,景觀綠化,水果育苗比如在每年4-5月份吃到的西瓜與甜瓜都是利用草炭土進行育苗的,它會每年的12月開始採購草炭土並且開始準備育苗工作。
過去,這裡幾乎年年都要開展“戰草荒”運動。土地聯產承包後,農民開荒種地的積極性十分高漲,但是由於草市地勢偏高,嚴重缺水,農民的收成很不穩定。為了改變這一落後現狀,加快農業發展步伐,草市鎮在市、縣的大力支持下,逐年加大了水利設施的建設力度。到200年,由地方投入建設的水庫有20座,其中小一型水庫兩座,小二型水庫18座;擁有塘壩52座、方塘4座。有了水源的保障,草市鎮的農業發展有了很大提高。該鎮新造水田6000畝,旱田改水田7000畝,全鎮共有耕地4.5萬畝。草市鎮的耕地面積、糧食產量均在清原居於領先地位。近些年草市人還在稻田裡養起了河蟹,種植有機水稻收入上千元,稻田養殖河蟹也可收入上千元,像這樣的一畝“雙千田”,草市鎮有 300多畝。

特色美食

乾豆腐串,烤芊子

烤乾豆腐串

草市特有的美食,起源於吉林省梅河口市,味道鮮美,烤過之後,乾豆腐更香。90年代在草市中學學校附近都會有小攤子或者移動小屋內烤。
中醫理論認為,豆腐皮性平味甘,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養胃、解毒、止汗等功效。豆腐皮營養豐富,蛋白質胺基酸含量高,據現代科學測定,還有鐵、鈣、鉬等人體所必需的18種微量元素。兒童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促進身體和智力的發展。老年人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特別對孕婦產後期間食用既能快速恢復身體健康,又能增加奶水。豆腐皮還有易消化、吸收快的優點。是一種婦、幼、老、弱皆宜的食用佳品
原材料:
1、草市乾豆腐(注意要皮薄)
2、牛油
3、韓式辣醬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製作步驟:
1、將乾豆腐切成長方形。
2、穿成一個豆腐串。
3、刷一層油,預熱。
4、將豆腐串放在炭火上烤。
5、在豆腐串上刷一層牛油,注意是牛油。
6、再用鏟子壓一壓。
7、將豆腐串兩面刷上韓式辣醬。
8、再用鏟子壓一壓。
9、將兩面都灑上孜然粉和辣椒粉,煎金黃即可。

烤芊子

烤芊子也是地道的草市美食。

人口民族

草市以漢族,滿族,朝鮮族及回族為主。

經濟概況

招商引資

草市鎮圍繞“項目立鎮,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依託資源,藉助外力,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截止6月末,共完成招商引資額7100萬元,其中:撫順恆業中天石材有限公司投入400萬元、清原縣平安採石投資400萬元、太平礦業有限公司技改工程投入3000萬元、撫順共贏工藝品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撫順市林森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投入500萬元、撫順弗來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投入800萬元,基本完成了上半年招商引資任務。

科技興農

草市鎮基本上以第一產業農業為主,全鎮現有耕地4.5萬畝水田和旱田,農副產業以黃牛養殖和水庫淡水養魚、河蟹養殖為主,具有良好發展趨勢,農業已具備一定基礎,農業結構已趨合理,有待進一步開發走向產業一體化道路。工業方面,草市鎮現有工業主要集中在鎮區內,但多為零散小工業,經營困難。現存的企業是泥炭加工廠、新生聯合磚廠、免泡大米加工廠和炭素加工廠。基礎薄弱,設施落後,管理缺乏,沒有形成規模效益,產業發展面臨一定的困難。
草市鎮加大科技興農力度,根據不同的農業季節先後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15次,共印發各種技術資料20000餘份。通過培訓,提高了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能,基本達到了每戶農民都能掌握1—2項致富技術,使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顯著提高。引進優良品種,2008年共引進高產優質玉米品種10個(秦龍九、遼單33、通單24、遼單28等),種植面積達35859畝。引進優質水稻品種5個(豐優307、通禾832、超級稻、秋田小町、輝粳7號),種植面積達15000畝,建立水稻標準化示範基地5000畝(以草市村、東大道村、大窩棚村為主),玉米標準化基地4200畝(以大窩棚、泡子沿、小城子為主),推廣無紡布育苗3000畝,測土配方施肥20000畝,進行了省水稻3414肥效試驗及土壤肥力監測,實行機械拋秧300畝,水田機械防治稻水象甲2000畝。

小城鎮建設

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民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開展全國重點鎮增補調整工作的通知》中,公布了3675個全國重點鎮名單,同時,廢止原2004年公布的全國重點鎮名單,其中草市(被選為——農業小鎮)榜上有名。
與2004年主要看GDP不同,這次的評選格外嚴格,考量的標準也是更加全面,包括6項內容:
✔ 人口達到一定規模
✔ 區位優勢明顯
✔ 經濟發展潛力大
✔ 服務功能較完善
✔ 規劃管理水平較高
✔ 科技創新能力較強
入選全國重點鎮意味著什麼?
全國重點鎮是小城鎮發展的重點和龍頭,今後在政策、土地以及項目安排上將得到支持。而要想“榜上有名”,入選鎮的“綜合素質”都必須過硬。
據了解,此次增補調整全國重點鎮,使每個縣(市)至少有1個重點發展的建制鎮列入全國重點鎮。將全國重點鎮作為今後各地各有關部門扶持小城鎮發展的優先支持對象,將其發展成為既能承接城市產業轉移、緩解城市壓力,又能服務支持農村、增強農村活力的小城鎮建設示範。
草市鎮結合實際,圍繞“打造花園城市,建設美麗鄉村”的發展目標,從農業、工業、民生三方面,穩步推進花園式精品小城鎮建設。

農業方面

以優質蟹田米為龍頭,帶動有機農業發展,全力推進大米深加工項目,通過政策扶持,引導農民發展有機米示範種植,充分發揮合作社作用,使優質米種植規模達到5000畝,以此帶動農民致富增收;2014年建冷棚20畝,用於發展食用菌、反季蔬菜;繼續實施“陽光工程”培訓,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村勞動力市場的競爭能力,積極引導農民向二、三產業有序轉移,最大限度解決農民就業問題,達到農民增收的目的。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草市鎮勞動保障服務所在縣勞動就業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在全鎮水稻主產區長興、東崗、長興溝、劉大房、王油房、草市等10多個行政村、屯,通過遠程培訓向當地村民傳授水田飼養河蟹實用技術。許多村民通過影像培訓,學會了水田飼養河蟹實用技術,使全鎮的水田飼養河蟹產業有了較大發展。
2013年,全鎮水田河蟹養殖戶達到了109戶,稻田養蟹飼養面積由過去的210畝發展到2380多畝,每畝河蟹能使村民增收1000多元。預計2014年草市鎮的水田河蟹飼養面積可達3000畝以上。

工業方面

以工業立鎮、項目強鎮、產業富民為發展目標,加大企業扶持力度,推動企業擴大經營規模,並努力抓好再生產業園區建設,力爭引進兩家投資超億元企業入駐,進一步推動全鎮工業發展步伐。

民生工程方面

繼續抓好環境整治,在加大城鎮“美化、綠化、淨化”投入力度基礎上,將集中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30個;投資70萬元,完成該鎮白雲街700延長米黑色油路面鋪設工程;投資4萬元,在鎮頭民族路、三趟街新安路燈40盞;投資1000萬元,新建商品樓5000平方米;投資82萬元,力爭計畫完成東大道村2.4公里及粘泥嶺村3.4公里屯通工程;努力做好鎮裡餘下8個村的村級衛生室建設,最大限度改善村民的就醫條件,同時加強改廁工作力度,力爭完成農村改廁50座,進一步改善人居生活條件,努力打造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的新草市。

防汛工作

一是防汛組織機構落實。成立鎮級防汛指揮部,實行了行政領導負責制,班子成員包片,包村副書記、村幹部包庫的防汛機制。小Ⅰ型水庫由縣領導和配一名鎮領導共同包;小Ⅱ型水庫確定包村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為防汛責任人和安全管理責任人;對村集體管的塘壩工程由村里安排專人負責;開展了安全大排查,同時建立健全值班值宿制度,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宿和領導帶班制。
二是防汛物質儲備落實。鎮防汛指揮部儲備編織袋6萬條、鐵線3噸、大錘10把、鐵鍬40把、木材20立,同時各村委會分別儲備編織袋、草袋子2餘千條。
三是防汛預案的落實。制定鎮、村兩級防洪預案和逃險預案。明確了組織領導、預警方式、轉移路線、轉移地點預案措施。對水庫下游54戶199口人制定了詳細的逃險預案,其中老人35人,兒童34人,病殘人3人。針對這54戶,建立了兩單制度,一是建立一對一包保聯絡單制度,黨員幹部一對一包保,並要求包保人在聯絡單簽字,包保人與被包保人互認,遇險情及時組織逃離;二是建立入戶傳送避險通知單制度。
四是防汛搶險隊伍的落實。全鎮共成立搶險隊伍17個,鎮級組建了50人的應急搶險隊伍,村級組建了500人的搶險隊伍,建立搶險機構,明確了責任人,任務落到了實處。
五是消除各種隱患的落實。完成了病險水庫的排查處理,對小城子、大板河、小板河三個病險庫採取挖溝降低溢洪道高度辦法緩解病庫壓力。對小城子、大板河、富豐屯等水庫啟閉閥不靈等病險情況,進行及時了處理。
六是水庫汛限水位的落實。按照縣防汛指揮部制定的汛限水位要求,鎮防汛指揮部對所有20座水庫的管理責任人提出嚴格要求,由鎮防汛指揮部統一調度水位,不準私自違規超蓄、擅自抬高水位,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七是防汛信息傳遞的落實。鎮村兩級保證汛期24小時通訊暢通,做到汛情及時傳遞,特別安排對無座機和移動通信信號弱的小城子和任家街兩座水庫由專人傳遞汛情。同時利用縣水務局配備的一部衛星手機,以備應急使用。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草市有1所中學,1所國小。

草市逸夫學校

草市逸夫學校始建於1970年,原校名:白銀河完全國小。現校合系五層教學樓;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占地機積15000平方米。於2008年9月落成並投入使用。教學樓沒有設有22個教學班(室)有17個班型上課。有專用教室12個。(音樂室、衛生室、光碟播放室、微機室、實驗室、資料室、大、小會議室)。有宿舍20間近200個床位。學校現有教職工85人,其中中心校一線教師43人,後勤教職工20人。下轄兩個分校22人。學校現有在校生798人,其中中心校在校生568名,兩個分校在校生230名。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草市中學

草市中學坐落在長白山余脈白雲山腳下,始建於1958年。校園占地面積40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綠化面積1000平方米,現有教學班11個,學生400多人。新建的校舍整齊而明亮,環境秀麗幽靜,既充滿現代學校的勃勃生機,又飽含半世紀老校的文化底蘊。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立足素質教育,辦讓人民滿意的學校,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以科學的發展觀來規劃學校的發展,以爭取的質量觀引領學校的進步,圍繞“教育觀念要有新跨越,學校管理要有新舉措,校園建設要有新變化,教育質量要上新台階”的工作思路,學校配備了完善的教學設施,設有多媒體教室、電話教室、光碟播放室理化生實驗室及相應的儀器庫,微機室。校園網覆蓋了所有的辦公地點,為現代化教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書館藏書15000多冊,種類繁多,知識面廣而全,是全體師生課餘生活的好去處。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我校有精銳的領導班子,校領導本著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原則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信任和好評。明確了堅持以德育為先,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的辦學思路.形成了“誠實、健美、勤奮、創新“的校風;“博學、篤行、嚴謹、開拓”的教風;“樂學、勤學、多思、求真”的學風。
合作探究是現代教育的理念。在這所充滿睿智的學校,有一支具有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教育教學和教科研能力符合新世紀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他們勤教、樂教、善教,贏得了學生與家長的好評,也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表彰。年部組和教研組並制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是草市中學在時間中總結的先進經驗。
自課改以來,我校一直堅持走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充分利用教材和網路資源,大膽創新,一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教學能手,骨幹教師。
草市(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草市鎮)
在校領導的正確指引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草市中學先後榮獲了各種榮譽:教師基本功大賽上我們閃亮登場;教師綜合素質展現中我們佳績連連。
草市中學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過程中,經過幾代師生的共同努力,保持並發揚了思想領先、艱苦奮鬥、嚴格要求、高度負責的光榮傳統,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在新世紀的教學改革大潮中,“草市中學人”正譜寫著氣勢更加恢宏壯麗的新篇章。

醫療衛生

清原滿族自治縣第三人民醫院位於草市,為遼寧省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
清原滿族自治縣第三人民醫院清原滿族自治縣第三人民醫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