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坑村(隸屬廣東江門市新會區)

茶坑村(隸屬廣東江門市新會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茶坑村,位於珠江八大出海口崖門水道銀洲湖畔,面向南海,背靠鳳山,田野、魚塘環繞四周,大榕樹、石板巷、青磚房全竹美食街有序分布,可謂依山傍水,鐘靈毓秀。這裡,走出了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梁啓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坑村
  • 外文名稱:chakeng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廣東新會會城街道
  • 電話區號:0750
  • 郵政區碼:529100
  • 地理位置: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新會區中北部
  • 人口:5400多人
  • 方言:粵語-四邑片-新會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梁啓超故居、熊(音讀“泥”)子塔
  • 火車站:廣珠城軌新會站,廣珠鐵路新會南站
  • 車牌代碼:粵J
人口,經濟建設,韭黃專業村,農產品基地村,獲獎情況,歷史文化,

人口

茶坑村常住人口5400多人,常住戶1380戶。電腦500台,平均戶占有率36%;手機2400台,人均占有率44%;固定電話1100戶,占有率為79%; 電視1300台,平均戶占有率94%;村委會現訂有各類報刊40份以上;宣傳欄在全村共分布有20個。

經濟建設

韭黃專業村

茶坑村地處銀洲湖畔,有著生產土壤肥沃、生態條件優良、生產技術過關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多年來大力發展韭黃種植,形成會城韭黃生產基地,被新會區命名為韭黃生產專業村;

農產品基地村

2002年12月,該生產基地經評價核准,成為廣東省第二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茶坑主要農作物品種以水稻、韭黃、韭菜、木瓜、香蕉、夜蘭花為主,特色農業為韭黃、韭菜。全村韭黃種植面積2000多畝,日產優質韭黃、韭菜5噸多,年產值1000多萬元,全村人均收入4500元。

獲獎情況

新會茶坑村榮獲2015年度“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歷史文化

茶坑村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政治活動家、教育家、文學家和學術大師,有“中國近代百科全書式的天才學人”之稱的梁啓超故居所在地,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新會會城以南12公里處,地處銀洲湖畔,背靠鳳山,鳳山東面是西江、潭江匯合處。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辦事處辦所轄村之一,全村面積6平方公里,分為十四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5400多人,是全國著名僑鄉。現為江門市生態示範村、農村科技信息直通車示範村,先後被授予江門市衛生村、文明村等美譽。
改革開放以來,茶坑村充分利用茶坑村人緣地利優勢,大力對外招商,積極引進外資,取得了可喜的業績。目前,全村共擁有3個工業區,主要企業涉及五金、紡織、電子、食品、製衣等領域,產品暢銷世界各地。
茶坑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農業經濟穩步發展,主要種植水稻、韭黃、水產和生豬養殖等,全村韭黃種植面積2000多畝,日產優質韭黃、韭菜5噸多,被新會區命名為韭黃生產專業村。農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生態農業、效益農業穩步發展,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茶坑村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旅遊資源豐富,有歷史人文景觀梁啓超故居、紀念館;有明朝萬曆三十七年建成的凌雲塔等景點。村內綠樹婆婆,四季常青,村容村貌日新月異,社會治安穩定,醫療衛生保健水平不斷提高,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如今,茶坑村全體黨員幹部民眾在村黨支部正確領導下,正把握廣珠鐵路和中國南車項目發展新機遇,尋求新發展,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目標統攬發展大局,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從前,以更為優惠的政策,更加熱情的服務,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茶坑村投資興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