澮水春聲

澮水春聲

澮水春聲,永城八景之一,據永城文史資料記載,晚清時有一位叫做呂永輝的永城人,他在游遍永城的各處山水景點之後,一時詩興大發,揮筆寫下了八首詩,一詩一景,合稱《太丘八景》,因永城素有古太丘之稱,故太丘八景,即永城八景。此八景題詩分別為《芒碭王氣》、《澮水春聲》、《隋堤煙柳》、《陳廟霜松》、《巴河夜月》、《酇台曉晴》、《石崖滴翠》、《寶塔盤雲》。

澮水即澮河,流經永城南部,相傳,澮河水聲十分特別,就是不流動時也會發出響聲,於是就有了古代永城八景之一的“澮水春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澮水春聲
  • 地理位置:河南省永城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芒碭山、日月湖
詩曰,解析,

詩曰

澮水春聲
橫前一帶啟容光,四序皆春泉脈長。
自古源流分睢渙,從來色澤煥文章。
剖符調水冬猶暖,泛宅垂綸夏亦涼。
兩岸蒹葭六柳橋,伊人多在白雲鄉

解析

在永城市黃口鄉,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2000多年前,這裡3年大旱,顆粒無收,只餓得富人賣騾馬,窮人賣兒女。黃口鄉丁樓村有一個姓丁的老漢,眼看著村里人被活活餓死,心中很難受。這天,他來到村後的龍王廟前長跪不起,乞求龍王降雨,讓生靈免遭劫難。一天,兩天……半個月過去了,龍王還是沒有降雨。丁老漢較了真,龍王不降雨,他就跪著不起來。又過了幾天,丁老漢餓死在龍王廟前。龍王聽到這個訊息,立即駕雲趕到丁樓村看個究竟。可那天龍王喝多了酒,剛趕到那裡,不料一個跟頭栽了下來,龍頭落在村東,後來叫“龍頭灘”。龍尾落的地方,叫“老龍窩”。老百姓見是龍王遇難,趕緊跑回家拿出救命的水倒在龍王身上。不一會兒,龍王醒了過來,當它看到百姓們這么仗義時,龍王流了淚。頓時,大雨傾盆而下。龍王臨走時,從身上拔掉一片龍鱗。後來,這片龍鱗成了一條長河,就是今天的澮河。相傳,澮河水聲十分特別,就是不流動時也會發出響聲,於是就有了古代永城八景之一的“澮水春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