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季風

海洋季風

海洋季風,是季風的一種,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在同一季節內氣壓的差異很大,導致風向隨著季節而發生變化,形成季風,其中,由海洋吹響陸地的季風稱為海洋季風。這種季風多發於夏季,故又稱夏季風,夏季風盛行時,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沿海地區高溫多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季風
  • 外文名:maritime monsoon
  • 別名:夏季風
  • 常發季節:夏季
  • 多發地點:亞洲東部和南部
定義,造成原因,影響,

定義

季風(monsoon),由於大陸及鄰近海洋之間存在的溫度差異而形成大範圍盛行的,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具有這種大氣環流特徵的風稱為季風
現代人們對季風的認識有了進步,至少有三點是公認的,即:
(1)季風是大範圍地區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改變的現象,這裡強調“大範圍”是因為小範圍風向受地形影響很大;
(2)隨著風向變換,控制氣團的性質也產生轉變,例如,冬季風來時感到空氣寒冷乾燥,夏季風來時空氣溫暖潮濕;
(3)隨著盛行風向的變換,將帶來明顯的天氣氣候變化。

造成原因

季風(monsoon)是由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周期的大範圍對流現象。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風區,其季風特徵主要表現為存在兩支主要的季風環流,即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風,並且它們的轉換具有暴發性的突變過程,中間的過渡期實短。一般來說,11月至翌年3月為冬季風時期,6~9月為夏季風時期,4~5月和10月為夏、冬季風轉換的過渡時期。但不同地區的季節差異有所不同,因而季風的劃分也不完全一致。
季風是大範圍盛行的、風向隨季節變化顯著的風系,和風帶一樣同屬行星尺度的環流系統,它的形成是由冬夏季海洋和陸地溫度差異所致。季風在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陸,在冬季由大陸吹向海洋。
季風活動範圍很廣,它影響著地球上1/4的面積和1/2人口的生活。西太平洋南亞東亞非洲澳大利亞北部,都是季風活動明顯的地區,尤以印度季風和東亞季風最為顯著。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有小範圍季風區,而歐洲北美洲則沒有明顯的風的趨勢和季風現象。

影響

有利:帶來豐富的降水,雨熱同期有利於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
不利:季風強度大時,降水偏多,強度小時,降水偏少,使得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直接威脅生產和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