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鎮

洪家鎮

洪家鎮位於陝西鹹陽長武縣城以西6公里處,屬黃土高原溝壑區,312國道與寶慶公路在此交匯並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因與甘肅涇川縣接壤,故有陝西西大門之稱。同時,洪家鎮也是陝甘交界的重要農產品集散地。洪家鎮全鎮總面積73.62平方千米。全鎮轄17個行政村,22904人(2017)。洪家鎮是“中國果業強鎮”、“陝西省教育強鎮”、“鹹陽市平安鄉鎮”、“鹹陽市衛生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洪家鎮
  • 外文名稱:Hongjia Town
  • 別名:陝西西大門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陝西鹹陽長武縣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關路村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3602
  • 地理位置長武縣城以西6公里處
  • 面積:73.62平方千米 
  • 人口:22904人(2017) 
  • 氣候條件:內陸乾旱氣候
  • 機場:鹹陽機場
  • 車牌代碼:陝D
政區概況,名稱來歷,地理位置,政區沿革,政區劃分,人口面積,自然條件,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經濟概況,農業,工業,商業,財政金融,社會發展,文化藝術,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鎮區市政建設,公共運輸,給排水,供電,園林綠化,

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

鎮政府駐地因明代當地洪姓人居多曾設“洪家堡”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07°43′46″,北緯35°14′03″。地處陝西省鹹陽市長武縣城西北角,東南與丁家鎮相接,東北與地掌鎮相接,西北與甘肅省涇川縣窯店鎮為界。人民政府駐關路村,電話區號029,郵政編碼713602。

政區沿革

古屬豳地;秦漢屬鶉觚縣;唐宋屬宜祿縣;明之後屬長武縣;民國時期屬長武縣宜祿鄉;1950年改為長武縣三區;1956年2月撤區並鄉,由縣直接管轄鄉鎮,洪家鎮轄區改為洪家鄉;1958年9月成立洪家人民公社;同年12月撤銷長武縣建置,洪家鎮轄區歸屬長武人民公社管轄;1961年恢復長武縣建置,成立洪家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政社分設,洪家人民公社改為洪家鄉;1988年撤鄉建鎮更名為洪家鎮。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高家山、丁村、上柳、下柳、王東、丈六、回朝、長靈、鳳口、公主、山興、關路、莊裡、孔頭、姜曹、曹公、西坡邊等17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3萬人,另有流動人口780人。總人口中,男性 7277人,占48.51%;女性7723人,占51.49%;14歲以下 2475人,占16.5%;15-64歲8256人,占55.04%;65歲以上4269人,占28.46%。總人口中全為漢族。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7.4‰,死亡率8.12‰,計畫生育率91.3%,人口自然增長率-0.72‰。
總人口22904人(2017)。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1千米。總面積73.62平方千米,全為陸地,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06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洪家鎮地處渭北高原溝壑區,境內由原面、溝坡組成。境內原面支離破碎、溝壑縱橫交叉。地勢東南低、西北高。最高點在關路村為1217米,最低點在高家山村的上莊組。

氣候

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乾濕冷暖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宜爽、冬季乾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0.9℃,1月平均氣溫-5.0℃,極端最低氣溫-24.9℃(1975年12月13日),7月生長期氣溫22.1℃,極端最高氣溫36.9℃(1966年6月19日)。無霜期170-180天。年均日照時數2226.5小時,0℃以上持續期276天。年降水量一般為550-620毫米。

水文

境內屬涇河、黑河水系,312國道以南的地表水流入黑河,312國道以北的地表水均流入涇河。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為旱災、冰雹,霜凍、低溫等。

經濟概況

農業

全鎮耕地面積2.7萬畝,人均1.8畝。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年農業總產值9800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1%,2011年糧食總產量5800噸。經濟作物主要以蘋果、核桃、烤菸為主,2011年末全鎮蘋果面積1.5萬畝,產量5萬噸;全鎮核桃面積0.27萬畝;烤菸栽植面積0.10萬畝,是長武縣的烤菸生產基地鎮。畜牧業以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末生豬飼養量5310頭,年末存欄3780頭;羊飼養量 2731隻,年末存欄2827隻;牛飼養量2617頭,年末存欄2420頭。

工業

全鎮有以燒磚、水泥預製為主的建材企業6家,另有鋁合金加工個體加工業和以生產衛生香為主的日用化工企業7家。2011年工業總產值1292萬元,占國內總產值的11.3%,有從業人員318人。

商業

2011年末共有綜合型小超市3個,菸酒副食、日用百貨、農資化肥、五金交電等商業門店57個,境內另有加油站3個,大、中型果品氣調庫3座,從業人員500餘人。年商品零售總額達到5842萬元,比上年增長21%。

財政金融

2011年末各類存款金額5060萬元,比上年增長21%,各類貸款金額3426萬元,比上年增長17.4 %。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一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7處,各類圖書室21個,藏書1.2萬冊。以自樂班為主的業餘文化宣傳隊7個,有公主周家坪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處。

教育

2011年有幼稚園5個,在園幼兒312人,專任教師23人;國小7所,在校學生1327人,專任教師9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學生675人,專任教師41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率均達到100%。

科技

2011年末有鎮級農業科技服務站1所,村級科技服務站17所,各類科技人才23名。轄區內另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王東實驗示範點1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8所,床位35張,固定資產43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1名,其中執業醫師5名,執業助理醫師8名,註冊護士8名,個體從業醫生23人。17個村的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1個。有9個村修建了健身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9%。

廣播電視

2005年,在洪家鎮街道架設了閉路電視專線,用戶以鎮區機關單位為主。村級以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為主,廣播電視入戶率73%。

社會保障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13戶,1383人,年支出145萬元,比上年增長11%。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 873人次,共支出4.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人,撫恤費支出17.3萬元。社會福利費支出137.6萬元。全鎮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8049人,參保率98%。長武縣縣級社會福利救助站設在洪家鎮關路村。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境內有312國道、福銀高速東西橫穿而過。境內通村公路里程40.3公里,全部實施了柏油或水泥硬化。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所一處,移動、聯通、電信門市各一處,移動用戶3430戶。固定電話普及率93%,寬頻用戶180戶。

鎮區市政建設

公共運輸

2011年建成洪家鳳口客運站一處,開通了鳳口至縣城的客運,日發客運班車13班次,日均客流約600人次。

給排水

全鎮共有小高抽自來水飲水工程12處,配套機井19眼,自來水入戶率73.4%,有8個村修了排水管道。鎮區街道兩側鋪設了排水管道。

供電

鎮內設供電所1處,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全部通電並完成電網改造,境內電網線路總里程達到35公里。全鎮用電戶2606戶,年供電量250多萬千瓦時。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鎮村駐地全部進行了綠化,栽植綠化樹木2870餘棵,綠化面積0.3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