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中藥)

樟(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樟,中藥名。為樟科樟屬植物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的根、木材、樹皮、葉及果實。植物樟樹,分布於我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尤以台灣為最多。具有祛風散寒,理氣活血,止痛止癢之功效。根、木材:適用於感冒頭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克山病。皮、葉:適用於吐瀉,胃痛,風濕痹痛,下肢潰瘍,皮膚搔癢;熏煙可驅殺蚊子。適用於果:胃腹冷痛,食滯,腹脹,胃腸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樟
  • 別稱:香樟、樟木、烏樟、油樟《全國中草藥彙編》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樟科
  • :樟屬
  • :樟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使用注意,炮製,鑑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木材、樹皮、葉及果實。

性味

味辛,性微溫。

歸經

入肝、脾經。

功效

祛風散寒,理氣活血,止痛止癢。

主治

根、木材:適用於感冒頭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克山病。皮、葉:適用於吐瀉,胃痛,風濕痹痛,下肢潰瘍,皮膚搔癢;熏煙可驅殺蚊子。適用於果:胃腹冷痛,食滯,腹脹,胃腸炎。

相關配伍

1、治胃痛,樟木15g,水煎服。(《江西草藥》)
2、治腳氣,痰壅嘔逆,心胸滿悶,不下飲食,樟木50g(塗生薑汁炙令黃),搗篩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3g。(《普濟方》樟木散)
3、治痛風,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擔熬沸,以樟木屑置於大桶內,令人坐桶邊,放一腳在內,外以草荐一領圍之,勿令湯氣入眼,恐壞眼,其功甚捷。(《醫學正傳》)
4、治蜈蚣咬傷,鮮樟樹枝,煎服二碗。(《驗方選集》)

用法用量

內服:根、木材:15-30g;皮、葉:10-20g,或研末,3-6g;或泡酒飲。
外用:適量,煎水洗。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抗腫瘤作用。

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

炮製

採集加工:根、木材、樹皮全年可采,洗淨陰乾;葉隨時可采;秋季采果實,曬乾。

鑑別

藥材性狀:根:為橫切或斜切的圓片,直徑4-10cm,厚2-5mm,或為不規則條塊狀,外表赤棕色或暗棕色,有栓皮或部分脫落,橫斷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年輪。質堅而重。有樟腦氣,味辛而清涼。木材:為形狀不規則的段或小塊。外表紅棕色至暗棕色,紋理順直。橫斷面可見年輪。質重而硬。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味辛有清涼感。樹皮:表面光滑,黃褐色、灰褐色,有樟腦氣。味辛、苦。以片張大、色黃白、氣味濃厚者為佳。木材以塊大、香氣濃郁者為佳。

形態特徵

樟,別名烏樟(陶弘景),香樟(南方各省區通稱),小葉樟(湖南),傜人柴(廣西)。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灰黃褐色,縱裂。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枝無毛。葉互生;葉柄細,長2-3厘米,無毛;葉片薄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有時邊緣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微有白粉,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離基三出脈,側脈及支脈脈腋在葉下面有明顯腺窩,葉上面明顯隆起,窩內常被柔毛。圓錐花序腋生,長3.5-7厘米,無毛,有時節上被白色或黃褐色微柔毛。花兩性,長約3毫米,綠白色或黃綠色;花梗長1-2毫米,無毛;花被簡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花被外面無毛,或被微柔毛,內面密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箭頭形,位於最內輪,長約1毫米,柄被短柔毛;子房球形,直徑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l毫米。果實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先端平截,直徑達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l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溝谷,常栽培於低山平原。

相關論述

《分類草藥性》:“治一切氣痛,理痹,順氣,並霍亂嘔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