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頭紅

樟頭紅

橘子的一種,皮較厚、表面不光滑且籽多,所以隨著現在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優質品種的橘子出現,它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很多人沒聽過也沒見過。更別說嘗過樟頭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樟頭紅
  • 別名:化紅
樟頭紅,產地,化紅樹,

樟頭紅

又名化紅,樹冠高大,幼樹枝直立,老樹梢張開。果實扁圓形,成熟果實中100-150g。果蒂四周平或隆起,上具溝棱,果皮較厚,橙紅色有光澤,油點密生而突出,囊瓣肥大9-12瓣,10-15粒種子。10月上旬成熟,在江西省樟樹上市最早,故稱樟頭紅。栽培歷史悠久,性狀穩定。
江西作為我國柑橘主要生產地區之一,樟頭紅作為江西特產其皮和大多數橘子皮一樣具有藥用價值。其醒酒能力強。

產地

分布於廣東、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

化紅樹


化紅樹為一江西地方良種雜交柑桔樹,又名“樟頭紅”,主產新幹縣三湖鎮,樟樹洲上,臨川、金溪亦有少量栽培。 4~5年生實生樹可始花,長勢旺,6~7年至15年前後長勢仍旺,樹體雛形已形成;隨著樹
冠的逐年擴大,產量急劇上升,此後即進入高產壯年階段,一直可延續到35~40年生。化紅有
較好的適應性能,其根系發達,耐瘠耐旱性較強,對潰瘍病有較強的抗性,耐寒性也很強。耐
澇性很差。樹勢強旺,幼年及中壯年樹幹性極顯著,主側枝分枝角度大,多呈水平狀分布,樹
冠緊湊,樹姿呈圓柱形。
果實11月上中旬成熟。高扁圓形,縱徑4.8~5.2厘米,橫徑5.2~6.3厘米,單果重120~140
克。果頂平圓,果基微突,有肋溝7~9條。皮色朱紅或深橙紅色,鮮艷美觀。皮略厚而粗糙,
多凹點,油胞凹入或平生,包著稍緊但易剝離,油分多,刺鼻味強。內皮層薄,淡橙紅色,桔
絡多而軟。中心柱空而略小。囊瓣半月形,8~10瓣,果肉細嫩多汁,囊壁薄而少渣,汁液鮮橙
紅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1.5%,每100毫升果汁含糖8.85克,酸0.95克,可食率73%,出汁率達
46%。初采果時味稍酸,經貯藏後味變濃,有淡薄的後苦味,品質中等。種核多,平均20粒,
多者近40粒。核中小,基嘴尖而長,子葉綠色,單、多胚混合,但以單胚為主。
化紅為汁用良種,皮可入藥。過去曾定論是桔與甜橙的雜種,也有說是桔與橙的雜種,根
據我們系統考證與觀察的結果,認為是桔與酸橙的雜種可能性更大。從栽培歷史和形質特徵的
綜合分析,應當是三湖紅桔與紅皮酸橙的天然雜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