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家寨遺址

樂家寨遺址

樂家寨遺址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上頓渡鎮河西村宜黃河沿岸,分羅家寨、樂家寨、營門裡三個點,古文化遺址,始於商、周。河西古文化遺址,為探索臨川乃至撫州商周時期文化及人類的發展提供了珍貴實物史料。是撫州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家寨遺址
  • 地理位置: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上頓渡鎮
  • 時間:1963年
  • 性質:歷史遺址
簡介,考古發現,

簡介

1960、1963年,江西省考古隊曾兩次來到臨川河西鄉(今屬上頓渡鎮),沿臨(川)崇(仁)公路西行2.5公里,在樂家、羅家的兩個古寨遺址中,採集到石刀、石斧、石等大量石器,以及紡輪和各種紋形陶片等文物標本,經考證,均屬商、周時代遺址遺物。
樂家寨遺址在現臨川區農業局農場附近的丘崗上,有西周時期文化遺址7處。圓形山坡台地遺址,周圍設有深5米、寬3米護城,四面均有寨門出入過道,寨址用黃土堆築呈梯形,高出地面約4米,總面積3400餘平方米。

考古發現

遺址中發現有護城池,發掘了大量的生活用具,如石斧、石箭、罐壇、扁型器腳和紅陶、硬陶、等各種等繩紋陶片。在省考古隊考證的基礎上,原撫州地區文物普查隊又複查出河東鄉(今屬上頓渡鎮)西周文化遺址11處,分別是六家山、大塘山、火圩塘、榮子山等。通過分析,該11處地表暴露的各種紋形陶片、石質生產工具和青銅矛、石箭等,均為西周時期的遺物。
最有研究價值的是羅家寨遺址,該遺址在上頓渡西南1.5公里處的宜黃河西岸,經省考古隊和地區文物普查隊鑑定為戰國時期遺址。遺址上有一平面為梯形的土城。城牆、城門、城壕尚存。遺址面積達1.3萬平方米,城內發掘出大量陶罐,並有盂、罍、盤、鼎、餖等。罍是盛酒的器具,而鼎,則是可以用來釀酒的工具。另外還有大量的鐵制工具出土。1975年出土的鐵斧達14件,均為長方形。考古專家認為,江西發現戰國時期的遺址很少,羅家寨遺址的發現,為研究江西戰國時代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2003年12月,在臨川區上頓渡鎮河西一家磚廠工地發現一座漢代古墓。這是在臨川境內發現的首座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墓。墓址與1963年發現的樂家寨遺址( 大約在新石器晚期至商代遺址)相距僅五六百米左右。經勘察,墓室長9.8米,寬2.4米,屬磚石結構,分前、中、後三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