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福建閩江支流)

梅溪(福建閩江支流)

梅溪為蘭江最大支流,又名龍門水。源出浦江縣之大黃嶺,蘭溪境內源頭桐塢嶺,西流經錢宅、於街、雙溪口、施宅、橫溪、墩頭、石埠、橫木、柏社、姚塘下、上新方,至施村入蘭江。流經橫溪鎮、梅江鎮、馬澗鎮、柏社鄉、香溪鎮5個鎮鄉。流長42.87公里,落差557米,河道比降2.22‰,流域面積454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溪
梅溪,位於閩清縣縣境南部,舊時坂東車墘至鹿角稱演溪,潭口將軍潭至閩清口稱梅溪,今統一改稱梅溪。發源於省璜鄉谷洋溪里蓮花山麓,向北流經省璜、塔莊、坂東、白中、白樟、梅溪、梅城等7個鄉鎮的56個村,沿途納嶺寨溪、濂溪、文定溪、芝溪、金沙溪、下爐溪、曇溪諸支流之水,繞縣城出溪口匯入閩江。主流全長78.6公里,總落差1077米,流域面積956.1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854.78平方公里,年流量8.03億立方米。
,梅溪中游的一條主要支流,位於縣境西南部,發源於後佳,在上蓮鄉納莊洋溪、爐下溪之水,流經上蓮、池園、白中3個鄉鎮21個村,至白中珠中匯入梅溪。全長40公里,總落差1060米,流域面積229.4平方公里,年流量2.15億立方米。
金沙溪,位於縣境西部,梅溪下游的一條主要支流,發源於閩、尤交界的寶坑山。從縣內金沙鄉寶峰村入境,納雲際、林水、陶洋、石漏、礦坑、橫坑諸小支流之水,流經金沙、白樟兩鄉的14個村,在白樟新莊洋匯入梅溪。全長37.6公里,總落差920米,流域面積180.38平方公里,年流量1.6億立方米。
梅溪是閩江支流之一,福建閩清縣最長的河流。因繞縣城地段遍植梅樹,故縣城稱梅城,溪稱梅溪。發源於南部省璜鄉蓮花山,向北流經省璜、塔莊、坂東、白中、白樟、梅溪、梅城等7個鄉鎮的56個村,沿途納嶺寨溪、濂溪、文定溪、金砂溪、下瀘溪、曇溪等支流,繞縣城出溪口匯入閩江,全長78.6公里,流域面積956平方公里,潭口站年平均徑流量為8.4億立方米。梅溪流經山地、丘陵和盆地,形成了串珠狀河谷,峽谷與盆谷相間排列。峽谷河段以沖刷作用為主,盆谷地段以堆積作用為主,坂東平原是梅溪流域最大的河谷平原。坂東昔稱六都,故為“大大六都洋,小小閩清縣(指城關)”之說。梅溪兩條較大支流芝溪和金砂溪均分布在梅溪左側。芝溪發源於後佳,長40公里,流域面積229.4平方公里;金沙溪發溪於閩清與尤溪縣交界處的寶坑山,長37.6公里,流域面積180.4平方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