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鎮(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梅溪鎮)

梅溪鎮(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梅溪鎮)

梅溪鎮,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位於閩清縣城東部、閩江之濱,是閩清縣南大門視窗。外福鐵路、316國道和京福高速公路橫貫南北,交通便捷、距福州50公里。全境面積148平方公里,轄20個村、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6608戶、21238人。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梅溪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梅溪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591
  • 郵政區碼:350800
  • 面積:148平方千米
  • 人口:2.12萬人(2004年)
  • 方言:閩東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閩清北站
  • 車牌代碼:閩A
鄉鎮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礦產資源,經濟發展,教育,社會事業,

鄉鎮概況

梅溪鎮位於閩清縣東部。面積148平方千米,人口2.12萬人(2004年)。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316國道,古嵩、福寧省道,外福鐵路過境。
梅溪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文化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甚多。樟洋村有南宋狀元鄭性之題“萬松嶺”、“磨崖石刻”、“文昌閣”,文蘊深厚;橋東村有“雲香山館”,景色清幽;鐘石村的“雞髻仙觀”,山勢高峻;華東地區最大的水口電站坐落在北溪村鄰近,具有較豐富的旅遊資源。

歷史沿革

1973年屬梅城公社,1984年置梅溪公社,同年改鄉,1992年改鎮。1997年,面積144.1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榕院、鐘石、榕星、北溪、樟洋、石鄭、馬洋、上埔、渡口、里寨、建興、新民、梅埔、石湖、石榴洋、扶山、南泉、廷洋、塔峰、橋東20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榕院村。

行政區劃

梅溪鎮所屬21個村(居)即:鐘石、榕院、榕星、北溪、樟洋、石鄭、馬洋、上埔、渡口、里寨、建興、新民、梅埔、石湖、石榴洋、扶山、南泉、廷洋、塔峰、橋東20個村,梅溪鎮社區居委會一個。

礦產資源

梅溪鎮礦山資源豐富。長達13公里的閩江兩岸,沖積著大片石黃沙和河卵石,且質量上乘;南泉村的雲鐵灣、梅埔村白河江、石湖村上湖口、樟洋村石潭溪、橋東村等儲藏有陶瓷工業重要原料—高嶺土。梅溪山多地廣,土地肥沃。橄欖、雪柑、蜜柚三大名果久享盛譽,是著名的水果之鄉。特別是橄欖種植面積已達15000畝,年產量達3000噸。

經濟發展

2006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5.73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7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億元),農業總產值1.12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8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30元。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工業經濟不斷壯大。加強工業項目集中區的開發和重點企業的技改創新、增資擴產,企業規模和素質進一步增強。2006年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10家,年產值達3億多元,占工業總產值的86.6%。利用緊靠城區、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吸引有識之士來鎮投資興業,竭力打造工藝品強鎮平台。
農業生產穩步提升。認真執行上級關於惠農富農的有關規定,積極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2006年糧食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大力發展水果、林竹、畜牧、食用菌、蔬菜等五大產業,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2006年止全鎮林果種植面積達16.03萬畝,其中水果種植面積達2.47萬畝。
第三產業健康發展。以閩清一中遷入為契機,大力加快梅溪新區的開發建設,進一步推動以旅遊、交通運輸、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全鎮擁有各種運輸車輛近千輛,商店、飲食店、機動車維修店近百家,成為該鎮的第三大支柱產業。

教育

全鎮現有中學1所,完小3所,初小5所。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持續推進。認真實施科教興鎮戰略,科技貢獻率達56%,“兩基”工作得到進一步鞏固,鄉村醫療條件和村醫的待遇逐步改善,計畫生育政策符合率達94.38%,合格村與基本合格村率達80.95%。深入開展道路交通等11個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公眾安全感和社會滿意率穩步提高。2006年有18個村(居)通過縣“平安村(居)”驗收,鎮通過了市平安鄉鎮驗收,維護了社會安定穩定。此外,民政、徵兵、民兵預備役等工作順利開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