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民委辦公廳關於在中國小進一步大力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通知

在新世紀、新時期,需要認真重溫、學習貫徹黨和國家關於在各民族學生中大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精神。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上級國家機關應當對各民族幹部和民眾加強民族政策的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民族團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要進行民族團結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育部辦公廳國家民委辦公廳關於在中國小進一步大力推進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的通知
  • 檔案號:教民廳[2004]7號
  • 發布部門: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民委辦公廳
  • 發布時間:二〇〇四年六月十四日
簡介,教育思想,

簡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民(宗)委(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民宗委,各計畫單列市教育局、民(宗)委(局):
我國是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了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維護各民族的緊密團結和國家的統一,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在各民族幹部民眾特別是在各級各類學校的各民族學生中開展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為重點內容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1990年以來,根據教育部(原國家教委)和國家民委的要求,逐步在中國小開展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豐富了中國小愛國主義、國情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內容,促進了56個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相互交流、繼承和發揚,增進了學生對我國各民族共同締造社會主義偉大祖國歷史的認識,增強了各民族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思想意識,在各界引起了積極的社會反響,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社會效果。在新世紀、新時期,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和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為進一步大力推進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教育思想

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論是在內地還是在邊疆,不論是在漢族地區還是在少數民族地區,都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見》指出:“要把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列為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江澤民同志於1999年9月29日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還要堅持在全社會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使廣大人民民眾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思想。尤其要注意在各民族青少年中開展這方面的教育工作,讓我國各民族大團結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自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指出:“各級人民政府要經常、廣泛地進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各級各類學校要適應開設民族常識和民族政策課程。”《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指出:“要高舉民族團結進步的偉大旗幟,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有重點、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要把維護髮展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2002年,李嵐清同志在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不論在少數民族地區還是非少數民族地區,不論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還是在各民族散雜居地區,不論在沿海、內地還是在邊疆地區,都要高舉民族團結進步的旗幟,大力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同年,陳至立同志在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不斷增強各民族的團結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礎。在新形勢下,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要高舉民族團結進步的偉大旗幟,在沿海、內地和民族地區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有重點、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大力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要把它列入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重點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上述重要精神從各個方面進一步明確了在各級各類學校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需要各級教育、民族(宗教)部門把思想和認識自覺地統一到黨和國家的要求上來,並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
二、我國民族關係面臨的新形勢和在中國小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指引下,我國民族關係的主流是好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社會主義的各項改革和建設事業正在順利進行,但也不能忽視危害民族團結的潛在因素和國內極少數分裂主義分子以及國際反華勢力加緊“分化”的現實危險性的存在。主要表現在:其一,1990年以來,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和東歐的分化以及巴爾幹地區的動盪,國際上民族獨立思潮和各宗教勢力的蔓延,“西化”與“分化”相呼應,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有所增加。目前,國際上“泛伊斯蘭主義、泛蒙古主義、泛突厥主義”思想活躍,以製造西藏獨立、新疆獨立為目的的境內外分裂主義分子的活動在不斷加劇,這些勢力與台獨勢力相勾結,尋機製造事端破壞民族團結,企圖分裂祖國。其二,近些年來,在民族地區、內地城鄉以及各類學校民族糾紛時有發生,其中一些是由於沒有處理好經濟利益矛盾引起的,還有一些是由於不了解或不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甚至違背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傷害少數民族的感情引起的。如在文藝作品、新聞報導以及刊物中此類事件時有發生,引起了民族地區的不穩定,對我國的民族團結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中國小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對於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保持國家的長遠穩定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我國是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國際國內新形勢和我國民族關係面臨的新情況,黨和國家依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並結合我國各民族的實際和特點,制定和實施了具有我國特色的關於正確處理民族矛盾、民族關係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黨的民族政策在團結各族人民、共同完成各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任務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經受了當今世界風雲變幻的考驗,為整箇中華民族的團結進步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實踐證明,沒有各民族的緊密團結,就沒有各民族的共同進步,就難以建設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祖國。毛澤東同志說:“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因此,民族團結關係國家長遠穩定和統一,民族團結關係各民族共同進步和整箇中華民族的振興,民族團結關係我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前途和命運。而加強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和睦的重要基礎。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時期,民族問題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總問題的基本組成部分也將長期存在,尤其在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時期更是如此。這就要求把民族團結教育作為戰略任務加以高度重視,把黨的民族政策作為形成愛國主義思想、社會主義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基本內容。
三、關於在中國小繼續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有關要求
由於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統一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在新形勢下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更不能中斷。要根據黨和國家關於此項工作的有關精神,毫不動搖地把中國小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進一步抓好、抓實、抓出成效來。同時要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做好工作計畫,加強師資培訓,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此項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果。要把國小低年級“中華大家庭”、國小高年級“民族常識”、國中“民族政策常識”等列入地方課程,按規定的課時組織教學活動。鑒於此項教育活動內容的政治敏感性較強,同時按照少而精的要求,各地在中國小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教學活動中,仍繼續統一使用由教育部、國家民委、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局審定的國小低年級《中華大家庭》、國小高年級《民族常識》、國中《民族政策常識》等學習材料和教學參考資料。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民委辦公廳
二〇〇四年六月十四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