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攏坪雷音殿

雷音殿是拱攏坪景區唯一的特級景點,由雷音殿、神門柱、雷音谷、佛祖岩、雷音洞、天神石等六個景點連貫形成。雷音殿好似別具風格的天然“敦煌石窟”,栩栩如生的石壁上,如來、觀音、手舉天燈的羅漢、採藥歸來的藥王、懷抱童子的仙女,還有那緊連崖壁的黃色岩石――天神石,酷似戴頭盔、穿金甲、張雙臂、聽差遣的護法神將,鬼斧神工,震撼心靈,傳說是佛祖釋迦牟尼修煉成佛之地。雷音殿有世界岩溶第一殿之稱。

雷音殿位於貴州省畢節市拱攏坪景區東北端的雷音谷北段,過神門柱後折向東北,經長約150米、寬約50米的草坪之後的盲谷末端,一個因地殼運動和多年風蝕、水蝕而形成的一個奇異岩棚,棚高約80m,寬約100m,棚頂呈半月形,岩棚之下為深約50m的大廳。在岩棚的懸崖陡壁間不知大自然祭出什麼法寶,耗費多少時日,塑造出一尊高約10米、惟妙惟肖的如來佛像;在雷音殿佛祖岩左邊,離地約5m處有一溶洞,叫雷音洞,洞分數層,洞中有洞,洞洞相通,猶如迷宮,深不可測,洞中可聽到陰河水聲潺潺;位於佛祖岩左下草坪之上,有一塊緊連崖壁的黃色岩石-天神石,酷似戴頭盔、穿金甲、張雙臂、聽差遣的護法神將,神態逼真,神秘奇異;在雷音殿的西南,有兩根聳立於谷岸兩側的沖天石柱,形同雷音殿門前的佛鬥神柱。一柱高約100m、直徑約5m,一柱高約80m、直徑約20m。兩柱高大雄偉,相向而立,形同天鬥神柱,故名曰“神門柱”。整個景觀恰似西天雷音寺佛祖神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心靈。2013年,崑崙派掌門來到此地,形象地稱這裡為“東方第一神谷”。2014年,專題片《深谷雷音》在中央電視台10頻道展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