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攏坪國家級森林公園

拱攏坪國家級森林公園

拱攏坪國家級森林公園,是七星關國家級森林公園拱攏坪、白馬山、烏箐嶺三個組成部分之一。七星關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貴州西北緣的烏蒙山腹地,海拔1435-2217米,總面積4133公頃,森林覆蓋率91.5%,2005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林場許準[2005]963號文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組成七星關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拱攏坪、白馬山、烏箐嶺三個部分,分別形成七星關國家級森林公園的三大景區。其中白馬山景區位於七星關區中部,面積1559公頃,距畢節市城區15公里;烏箐嶺景區位於七星關區南部,面積856公頃,距畢節市城區50公里;拱攏坪景區位於七星關區西南部,面積1718公頃,距畢節市城區32公里,距貴陽市186公里。烏箐嶺景區、白馬山景區和拱瓏坪景區,三個景區於2009年12月評定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拱瓏坪景區2010年4月批准為國防教育野外軍事拓展訓練基地,2011年12月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拱攏坪國家級森林公園
  • 外文名:Arch Long P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 位置::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
  • 氣候::中亞熱帶中山、亞高山氣候
  • 面積::1718公頃
  • 景區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簡介,天然景觀,人文景觀,山體地貌,地方風情與傳說,

簡介

七星關國家森林公園於2005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林場許準[2005]963號文批准建立。公園地處貴州西北緣的烏蒙山腹地,海拔1435-2217米,總面積4133公頃,森林覆蓋率91.5%,公園內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5000—17000個,由拱攏坪、白馬山、烏箐嶺三個景區組成。拱攏坪景區是貴州七星關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個主景區,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西南的326國道邊上,距畢節市城區32公里,距貴陽市186公里。景區面積1718hm2,森林覆蓋率95%以上,東接撒拉溪鎮汪家麻塘,南鄰楊家灣鎮鴨子水庫,西連拱攏坪林場三岔路工隊,北界野角鎮大麻塘。林海壯闊,森林類型多樣,森林景觀絢麗多彩。千年銀杏、華山松、柳杉林等蓊蓊鬱郁,構織了一片浩瀚的林海,素有“避暑勝地、森林氧吧”之美譽。景區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公園內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2.8℃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氣候宜人,景色各異,空氣清新,身臨其境,令人心曠神怡,是人們旅遊、觀光、休閒、避暑、度假和療養保健的最佳場所。
景區內岩溶地貌發育較好,山溪泉瀑多姿多彩,地文景觀奇態神異,被譽為天然喀斯特地貌博物館。該景區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天象景觀之精華,融奇花異木、珍禽異獸、洞溪瀑布、民族風情於一體,景觀獨特,交通便利,屬景觀複合型森林公園。
景區內共有景點37個,其中有特級景點雷音殿;一級景點吞天井、神門柱、雷音谷;二級景點疏林草地、天神石、天然杜鵑園、天然林、佛祖岩、通天疊瀑;三級景點天寶峽、柳杉茂林、碧玉湖、石王柱、天字岩、雷音洞、天寶溪、玉虛台;四級景點天寶壩草坪、陽鵲溪、古墓群、佛龕閣、無底洞、落花溪、二龍飛瀑、五龍谷、穿天縫、懸空洞、芳草溪、翡翠湖、紅旗湖、陰河、果香園、拱攏坪夕照、普濟寺遺址、天王掌、珍珠湖、瞭望台等。“雷音殿”有世界岩溶第一殿之稱,“吞天井”被稱為貴州西北第一坑,雄險奇秀,幽幻神秘,堪稱充滿神秘色彩的旅遊勝景。

天然景觀

天坑(吞天井):位於景區西北端,為一岩溶奇景——崩塌型大型漏斗。天坑周圍有四座山巒圍合,坑口南北向約400m、東西向約150m,坑深約200m,如同一座巨型豎井。站在井底仰觀,天高地窄,瀑流如注,氣勢逼人,頗有巨口吞天、潛龍入地之感。坑底及崖壁上植被茂盛,坑內景點薈萃,雄奇險秀集於一身,極具觀賞價值,屬一級景點。
疏林草地:位於拱攏坪分場山上工隊附近,粗壯高大的柳杉林成團成簇分布於綠色草坪之上,林草邊緣環繞,晴日陽光穿林灑金,形成充滿詩意的疏林草坪景觀,屬二級景點。
柳杉茂林:位於吞天井南面地帶,柳杉茂盛茁壯,枝葉蒼翠如黛,樹幹通直高大,林下芳草如毯,屬三級景點。
芳草溪:位於景區西北,為一條東西流向的山溪,全長約1500m,是吞天井內通天瀑主要的瀑源。因兩岸芳草萋萋而得名,屬四級景點。
落花溪:位於芳草溪南,與芳草溪隔嶺並流,全長約700m,為通天瀑第二瀑源。因兩岸栽有多種花樹,春天水面落英繽紛而得名,屬四級景點。
紅旗湖:位於景區西南金豆灣溝尾,湖面約3公頃,設計庫容約250000立方米。湖水湛藍,環境優美,時有野鴨游弋,屬四級景點。
天然杜鵑園:位於拱攏坪分場場部以西,天龍溪上段以東海拔1760—1900m地帶,面積約35公頃,為馬櫻杜鵑—露珠杜鵑群系景觀。每到春季,各色杜鵑次遞開放,漫山遍野,美麗壯觀,屬二級景點。
天寶溪:位於景區西南,源於石王柱南坡,北南流向,景區段長約3公里,比降約0.8%,北段平緩,南段陡峻,深切岩體,形成峽谷,多有跌水瀑布,溪畔時有草坪、花樹,環境優雅,屬三級景點。
碧玉湖:位於景區中部瞭望台東南約500m處的陽鵲溪上。湖面長約300米、寬約100米,水深約10米。四周植被蔥籠,湖水清澈碧綠,恰似林海之中的一顆青綠色的美玉,屬三級景點。
陽鵲溪:位於景區中部,源於陽鵲溝尾,匯集眾多支溝細流,南流3000餘米出境。幹流上有水塘三座,宛如翡翠。因兩岸林茂、鳥語不斷而得名,屬四級景點。
天寶壩草坪:位於天寶溪北段,長約1.5公里,均寬約100米(最寬處約150米),面積約15公頃。黃茅、毛茛、五節芒、白三葉草、鳳尾草等長勢良好。草坪與谷中小溪,兩側森林鑲嵌分布,自然和諧,景色優美,屬四級景點。
雷音殿:位於景區東北端的雷音谷北段,神門柱東北,為盲谷末端谷壁陡崖被溶蝕成的一個奇異岩棚。岩棚高約80米,寬約100米,棚頂呈半月形。岩棚之下深約50米的大廳,恰似西天雷音寺佛祖神殿。鬼斧神工,震撼心靈,屬特級景點。

人文景觀

石王柱:位於景區中部天寶溪尾海拔1930.0m的山坪上,為大明洪武(1368—1398)年間,領兵征伐雲南的名將傅友德將軍所立。柱高4m,方形,邊長0.3m,刻有傅友德率兵過此地取雲南的銘文。“文革”被毀,破為兩節,屬三級景點。
古墓群:位於天寶壩草坪中段西側的山嘴地帶,有楊氏清代古墓25座,屬四級景點。
瞭望台:位於景區中部縱橫兩條林區公路交叉口三角地帶的的小山包上,為一座防火瞭望設施,登台可賞周邊美景,屬四級景點。
七星古關——七星古城:位於景區東南,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為貴州三大關隘之一。“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門戶”,諸葛武侯曾南徵到此祭拜七星。

山體地貌

中山峽谷地貌,天坑地縫奇特。公園地貌屬於中山峽谷類型,岩溶景觀以天坑盲谷為勝。吞天井天坑深約300m,南北向約為400m,東西向約150m,四周絕壁,天高地窄,如同巨型豎井。雷音盲谷長約3000m,相對高度100m~300m,寬為50m~200m,懸空洞,天府洞幽深莫測,神門柱,佛祖岩奇異神秘。

地方風情與傳說

拱攏坪的傳說
傳說天宮玉帝巡訪民間到這裡,犀牛和巨龍聚集迎駕,因巨龍性
急,抬頭望玉帝,犯下天規遭五雷轟頂,頓時風雨成災.玉帝惜民,揮手嘆息,手指之處水消於肯坑,形成現在的天坑-吞天井(周家大洞),嘆氣迴旋,風迴路轉,走水入池,形成大麻塘,即現在的野角谷(小桂林)。犀牛受困於此,巨龍橫臥其中,拱攏(龍)坪因此而得名。起伏不平的拱攏坪山嵴如"九條犀牛顛倒睡,中龍破土勢飛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