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村(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大田村)

大田村(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大田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田村南臨流溪河,西靠巴江河,筷子河從村轄內經過,緊靠廣清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全村面積4.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82人。轄內田園、山崗,水網,河涌交錯,擁有3500畝基本農田保護區,一派嶺南特色田園風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田村
  • 位置:坐落在廣清高速公路出口
  • 總面積:約4.31平方公里
  • 戶籍人口:3664人
  • 特產:大田馬蹄粉
資源優勢,村名來歷,駐村企業,居民起源,文物古蹟,北帝古廟,明代古祠,特色小吃,領導分工,

資源優勢

今年70多歲的大田村退休的老幹部謝沛忠介紹說,大田村位於流溪河與巴江河的交匯處,這兩條河在大田村交匯之後流入珠江。河水攜帶的大量肥沃泥沙沉積在這裡,再加上水源豐富,到處都是良田沃野。大田村民風淳樸,世代以農業種植和水產養殖為主。近幾年,該村通過農田出租給外地花農種植花卉,形成1500畝高產花卉園圃,大田村到處飄散著清新的花香。
大田村
“舊時我們村田地是最多的,現在周圍幾條村包括沙溪、勤星等的土地都是從大田分出去的。

村名來歷

大田村是何時得名已經不清楚,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村除了土地多外,曾經有一片面積達48畝的單片田地。

駐村企業

該村民風淳樸,世代以農業種植和水產養殖為主。近幾年,通過農田出租給外地花農種植花卉形成1500畝高產花卉園圃。目前,進駐該村的企業有三十多家,其中廣東白雲學院是全國有名的民辦高等院校;廣州市洲星食品有限公司是市、區、鎮重點扶持發展的農業農頭企業。工業和學校的發展給村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村民收入。

居民起源

江高地區是宋代移民南遷進入廣州的集散地,大田是謝姓進入廣州地區的第一站,後來人丁興旺,遂分枝到各地。
現在的大田村有居民3782人,居民主要有謝、龍、姚、曾等姓,其中謝姓是主要姓氏,人數最多,據說是謝靈運後代。
謝沛忠說,根據族譜的記載,謝家先祖是宋朝開熙年間從南雄珠璣巷遷移而來,距今已經800多年了。不過,謝姓到大田村時,當時此地已經有王姓居住。隨後800年間,王姓逐漸外遷,現在大田村已經很少王姓村民。至於大田村開村於何時,現在已很難找到確切的答案。
大田村是謝姓到廣州的第一站,之後清遠、東莞、南海、石馬、從化等地的謝姓都是從大田分枝出去的。
“現在,大田與各地謝姓宗親一直保留著親密的宗親關係,時常有來往。去年,村里舉行文化古蹟公園暨北帝古廟、原珍謝公祠重修落成慶典,各地謝姓宗親齊聚大田村,當時在村里宴開800多圍,大家歡聚一堂。”謝沛忠說。

文物古蹟

北帝古廟

大田村的村尾有一個古廟群,其中歷史最為悠久、香火最為鼎盛的要數北帝古廟,它占地面積800平方米,是方圓十里之內最大的廟宇。北帝廟的東邊有張王廟,觀音財神殿。西有康公廟,六十太歲殿、凌宵殿等。而距北帝古廟幾步之遙,還有原珍謝公祠。這些廟宇雖經重修,但仍顯古色古香,現建成古蹟文化公園,成為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但凡北帝古廟都是建於村中心,而奇怪的是大田村的北帝廟卻位於村尾。謝沛忠老人解釋說,大田村的北帝廟其實原來也是位於村中心的,後來香火過旺,村中心受到限制,再加上北帝廟是水神,而滘尾一帶河涌交錯,舊時經常發水,於是在清朝時村里就把廟宇移到了村尾的這片空闊地方,希望北帝保佑大田風調雨順。北帝廟雖遷,但村中心仍保留其痕跡,村裡有叫廟邊、廟口等地名的,就是因為曾經存在北帝廟的緣故。
據介紹,昔日古廟門前,良田萬畝,河涌交錯,稻熟魚肥。北帝水神專門管水治水,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此深得鄉民信奉,特別是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誕,各地香客善信齊來古廟參拜,更是熱鬧非凡。值得一提的是,古廟群中的康王廟,還供奉著一位大田本地的神仙,這位神仙叫鐘進。據說鐘進以尋親訪友,傳遞佳音著稱。大田村頗多僑鄉親眷,大多焚香寄託鐘進尋訪海外親朋,而傳說中,鐘進快馬傳書,不久佳音即可傳來。因此,鐘進這位本土神仙的大名,僑鄉人盡皆知,供奉鐘進香火,也長年旺盛。

明代古祠

大田村謝氏大宗祠是追溯謝姓遷移的最好見證。祠堂位於大田村西南面,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這座古老的祠堂曾在明崇禎八年,清康熙四十四年,乾隆二十五年,嘉慶十六年,道光二十三年分別五次重修。
謝氏大宗祠是我區少見的大型宗祠,坐北朝南,分三路三進,中路為正祠,兩側為襯祠,以青雲巷相隔。深三進,中路有頭門,中堂、祖堂及前後兩天井,深43米,整座宗祠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祠堂前面為花崗岩條石鋪砌地坪,赫然有八對旗桿夾石,堅立在東西兩側。
舊時但凡通過科舉考試得到功名的,皆可在宗祠前立旗桿夾石,夾石刻名以留後世。“乾隆欽點翰林院謝敦源立”、“乾隆丁已恩科進士謝岡點”、“同治辛未科進士謝延鈞立”、“光緒元年恩科欽賜舉人謝佩熙立”、“光緒拔貢謝朝欽立”、“光緒欽點戶部主政謝鑒波立”等石刻,記載著清代大田村通過科舉考試得到朝廷選拔的近十位先賢。
進入宗祠中堂,屏風之上懸掛有“佑啟堂”金色牌匾,落款為“明崇禎戊寅年巡按廣東監察御史葛征奇”,這三個字內蘊佑澤子孫、啟蒙後裔之意。
據介紹,大田謝氏始祖六郎,自宋代從南雄珠璣巷南遷於大田立村,明朝萬曆年間大田村始建謝氏大宗祠紀念,其間子孫繁衍,開枝散葉,有到海外謀生者,不勝其數。先時珠江三角洲,就有由大田謝氏分枝的四十多條鄉村,人口有幾十萬。始祖六郎之墳墓在巴江河畔。每年九月初五拜祭日,從化、花都、南海、佛崗、芳村及白雲區各村謝氏後裔,皆來認祖朝拜。而六郎父輩芳圃公墓地在從化牛心嶺,墳墓完好,這也是南粵大地謝氏溯流追源,尋根問祖的極好佐證。
大田謝氏大宗祠,自民國初年起,直至2006年,一直用作大田村學校,為大田培養眾多人材,故有“大田母校”美譽。

特色小吃

馬蹄糕是廣東小吃,以糖水拌合馬蹄粉蒸製而成。其中,以大田馬蹄粉蒸製的馬蹄糕風味尤為獨特。大田馬蹄粉是選用優質馬蹄加工而成。廣東馬蹄分為甜馬蹄和水馬蹄兩大類,甜馬蹄用於鮮食和制罐頭,水馬蹄主要用於熟食或加工馬蹄粉。水馬蹄多種植在低洼而多泥漿的水田或淺水塘中,水分少,澱粉多,味淡。舊時大田村曾經盛產馬蹄,隨後開辦馬蹄粉廠,因需求量巨大,馬蹄主要從清遠、佛岡、從化等地生產。馬蹄在大田馬蹄粉廠加工成粉後,運往各地製作成馬蹄糕。白天鵝賓館中國大酒店花園酒店東方賓館泮溪酒家等星級賓館、酒店及老字號的酒家採用的馬蹄粉大多是大田村生產的馬蹄粉。現在大田馬蹄粉不但是我區也是廣州市的特產。

領導分工

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姓名職務 性別分工
1 謝永科 第一書記 男 黨務全面工作、經濟聯合社法人代表
2 謝榮泰 書記 男 村務全面工作、經濟發展工作
3 黃務津 支部委員 男 黨務、紀檢、治保、民兵、流動人口管理、村建、國土規劃、消防、安全生產、水電管理、企業、打假、治劣、車輛管理
4 龍志文 支部委員 男 農業生產、人民調解、市場管理、村出納員、村美化、綠化
5 謝湛洪 支部委員 男 會計、檔案、契約、文書、社保、合作醫療、會計站
6 龍錫光 支部委員 男 共青團、文化、教育、宣傳、體育、公共衛生、老齡委、衛生站、樂社
7 龍月開 支部委員 女 組織、工會、企業工資監控、協助婦女主任抓好計生工作
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謝榮泰 村民委員會主任 男 村全面工作
2 黃務津 村民委員會副主任 男 黨務、紀檢、治保、民兵、工會、流動人口管理、指導抓好組織、宣傳、消防、安全生產工作
3 龍志文 村民委員會委員 男 經濟發展、農業生產、人民調解、市場管理、村出納員、村綠化
4 謝湛洪 村民委員會委員 男 主管會計、檔案、契約、文書、共青團、會計站、企業工資監控
5 龍錫光 村民委員會委員 男 文化、教育、宣傳、體育、公共衛生、老齡委、衛生站、樂社
6 歐陽桂梅 村民委員會委員 女 婦女、計畫生育、民政、僑聯、信訪、調解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