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鄉(遼寧北鎮市大屯鄉)

大屯鄉(遼寧北鎮市大屯鄉)

大屯鄉地處北鎮市的腹地,距市區東南10公里,離瀋山鐵路10公里,鄉級三個公路貫穿全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大屯鄉自然及生產條件優越,地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全年平均降雨6lO毫米,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8.2℃。地下水源豐富,其中豐水區域占85%以上。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花生、蔬菜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屯鄉
  • 外文名稱:Da Tun Xiang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
  • 下轄地區:郝屯村
  • 政府駐地:大屯村
  • 電話區號:0416
  • 郵政區碼:121316
  • 地理位置:遼西地區
  • 人口:1.7萬
  • 方言:東北方言
  • 氣候條件: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筆架山
  • 機場:瀋陽機場
  • 火車站:錦州站
  • 車牌代碼:遼G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產業發展,未來規劃,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大屯鄉地處北鎮市的腹地,距市區東南10公里,離瀋山鐵路10公里,鄉級三個公路貫穿全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全鄉耕地3533.3公頃,河淤土占20%,沙眼土占70%,河沙土及風沙土占5%,90%的耕地適宜發展蔬菜生產。合鄉並鎮後,全鄉轄10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7萬人,其中農業勞動力8100人。
大屯鄉

自然環境

大屯鄉自然及生產條件優越,地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全年平均降雨6lO毫米,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8.2℃。地下水源豐富,其中豐水區域占85%以上。澆灌條件良好,水利設施及配套齊全,可澆面積達70%以上。全鄉有機電井30眼.小鐵管井7000眼,地下水位在5~15米之間,屬水源豐富區。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花生、蔬菜等。

產業發展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持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改善生產條件和推廣農業科技,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全鄉已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農業產業化格局,提高了土地的生產率和農產品的商品率。大屯鄉是糧食生產的主產區,主要農作物以玉米為主。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800公頃,總產量達1億噸以上,花生466.7公頃。2004年全鄉農業總產值2.2億元,工業總產值1.8億元,第三產業總產值1040萬元,糧食總產量16067噸,肉類總產量’7887噸。由於產業化的發展,使全鄉農村經濟收入有了顯著提高,農民人均收入達到4000元。
大屯鄉是農業產業化重點地區。近些年來,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構築了糧、菜、畜禽三大主要產業。蔬菜面積達到1200公頃,其中棚菜1000公頃,裸地菜200公頃。主要蔬菜品種有蘿蔔、土豆、茄子、黃瓜,年產量達到15萬噸左右。裸地菜333.3公頃,主導栽培品種以土豆、蘿蔔、黃瓜、架芸豆為主,搭配白菜、芥菜,以及蔥、蒜類等20餘個品種。栽培環境好,種菜技術高,生產的農產品以淨菜率在全市首屆一指。畜禽養業發展迅猛,全鄉養豬6萬頭,養雞300萬隻,養殖小區發展到36個。大屯鄉具有高效節能溫室133.3公頃,品種齊全,四季生產,常年供應市場。普通目光溫室333 3公頃,主要彌補春季生產。大屯鄉屬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區,已多年禁止高毒農藥在蔬菜生產上使用。特別是近幾年大力推廣了植物源和生物源殺蟲菌劑大面積使用,保證了蔬菜的農藥殘留符合國家無公害生產標準。同時還大力推廣了集有機、無機生物菌肥於一體的大複合肥的使用,降低蔬菜亞硝酸含量,經市場分批次抽樣檢驗,均符合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各項檢測指標無一超標。全鄉年生產各類蔬菜近2億斤.遠銷京津地區及東北各大中城市,深受客戶信賴。
根據全鄉實際,推廣了四種產業化模式和三大高效農業園區。四種產業化模式:即果菜類間、混、套、複種模式,拱棚韭菜提早延晚栽培模式,麥菜、麥豆、菜複種模式,花生配套套用技術,高產栽培模式。三大高效農業園區:小趙屯茄子雙膜覆蓋高產栽培區,李佛村黃瓜、茄子嫁接栽培區,三家子蘿蔔條脫水加工園區。現形成了李佛、大屯、腰三家子、郝屯暖棚區;小越屯冷棚區,馮屯,車堡子拱棚韭菜區,水泉子、小孤家子菜複種區,地膜花生高效栽培區,大田玉米標準化高產區等。

未來規劃

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大屯鄉將進一步依託周邊城市群,以豐富的產業資源為重點,努力把大屯鄉建成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文明現代化鄉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