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

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

《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主要介紹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套用方法,較詳細地介紹了文字、音頻、視覺媒體、動畫和超文本、超媒體信息的表示;對多媒體信息的壓縮方法進行了深入淺出和介紹,較詳細地說明了多媒體製作方法和過程;還介紹了多媒體開發環境和工具、多媒體套用系統開發過程、多媒體卡多媒體設備和多媒體套用等。《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的特點是注重套用方法闡述和增強實用性。《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可作為大專院校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多媒體套用和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
  •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 頁數:75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 作者:陳明 袁薇
  • 出版日期:2000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4018860 或 978730401886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實驗一 多媒體信息的表示
實驗二 多媒體信息的壓縮
實驗三 多媒體開發環境與工具
實驗四 多媒體硬體安裝與調試
實驗五 多媒體項目開發實踐
自測題參考答案

文摘

插圖:


1.音頻數位化
音頻(Audio)的頻率範圍大約在20-20000Hz,也稱為“音頻信號”或“聲音”,屬於聽覺類媒體,主要分為波形聲音、語音和音樂。
音頻具有音調、音強、音色三要素。音調與頻率有關,音強與幅度有關,音色由混入基音的泛音所決定。
音頻稱為連續型時基媒體。因為聲音是連續的,它的產生離不開時間,聲音數據具有很強的前後相關性,其數據量大、實時性強。
(1)數字音頻
數字音頻區別於模擬音頻,在聲音的錄製和播放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計算機內的音頻必須是數字形式的,要實現音頻數位化,即把模擬音頻的波形信號轉換成有限個數字表示的離散序列。
數字音頻優於模擬音頻的特點是信號在多次轉錄後不衰減,保真度好,動態範圍大。在這一處理技術中,要考慮採樣、量化和編碼的問題。把模擬音頻信號轉換成計算機中的數字音頻的過程如圖1-1所示。

序言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計算機套用專業套用軟體開發方向開設有多媒體技術基礎、VisualBASIC編輯與套用、軟體工程、軟體工具與環境4門必修方向課程。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每門課程都配置相應的實驗教材。《多媒體技術基礎實驗)包含5個實驗:
1.多媒體信息的表示
2.多媒體信息的壓縮
3.多媒體開發環境與工具
4.多媒體硬體安裝與調試
5.多媒體項目開發實踐
考慮到這是一個大專層次的計算機教材,所設定的實驗都比較簡單實用。學生通過實驗,能夠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實際動手能力。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中央電大各級領導和中央電大出版社領導及編輯人員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也得到很多同仁的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由於時間緊迫,能力有限,不足2處請批評指正。
陳明
2000.6.30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