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

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

《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是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玉峰。

基本介紹

  • 書名: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
  • 作者:王玉峰著
  • ISBN:9787301159149
  • 頁數:180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0-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理想國》第二卷中,為了尋找“正義”和論證正義是否是一種“善”,蘇格拉底把“個人的正義”和整個“城邦的正義”相類比,他認為城邦就像大寫的個人。在第四卷中,蘇格拉底從兩個方面論證了這二者之間的一致性。一方面,城邦和個人的靈魂都具有相同的“三分”結構;另一方面,它們都具有相同的四種德性。這樣,蘇格拉底就不但回答了為什麼通俗意義上的那種正義是一種善,而且還初步地界定了正義的本質。在他看來,正義就在於城邦和靈魂中的每一部分都做那份適合其天性的工作,因此正義就像節制那樣貫穿於城邦和靈魂的整體,並給它們帶來和諧與統一。
本書詳細考察了柏拉圖《理想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城邦正義與靈魂正義的關係問題。該問題也是政治哲學討論的焦點之一,至今仍然為國內外學者所爭論可是,綜觀《理想國》的整體,蘇格拉底在卷四中的這個論證顯然是很不充分的。我們完全可以合理地提出如下質疑:一方面,城邦和個人是否是同構的?另一方面,城邦的德性真的等同於靈魂的德性嗎?或者,好人和好公民真的是一樣的嗎?我在文中將會分別從這兩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
事實上,一個城邦是無法達到一個人那樣的統一性的,政治德性也無法達到哲學德性的高度。因此一個好公民不必是一個好人。這樣,如果說城邦的正義更加像節制,那么靈魂的正義就更加像智慧。如果說真正的德性就是知識,因此只有哲學家才是最正義和最幸福的,那么通俗意義上的那些德性是否還一定意味著幸福也就值得人們去進一步深思。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部分 正義問題的提出與正義本質的初步界定
問題提出
第一節 《理想國》中正義問題提出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克法洛斯父子:正義是個人的“私利”還是“公有之好”?
第三節 色拉敘馬霍斯: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
第四節 格勞孔兄弟:正義不過是弱者的恐懼
本章小結
界定問題
第一節 “城邦”與“靈魂”結構的三分
第二節 城邦與靈魂的四種美德
第三節 蘇格拉底上述論證中所存在的問題
第二部分 城邦與個人的同構性問題
家庭城邦
第一節 公妻制與身體的私有性
第二節 小家與大家
本章小結
愛欲正義
第一節 愛欲之流
第二節 “幾何學的必然”與“愛欲的必然”
第三節 哲學家的愛欲與正義
第三部分 政治德性與哲學德性
公民道德信念
第一節 音樂教育
第二節 體育教育
第三節 愛國主義教育
本章小結
道德禁慾
第一節 禁慾主義的共產主義
第二節 道德信念與禁慾主義
第七章 哲學家——王及其教育
第一節 哲學家——王
第二節 哲學家——王的教育
本章小節
第八章 身體的自足與靈魂的正義
第一節 身體的需要與政治德性
第二節 哲學德性與政治德性
結語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因此,該選題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亦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著作充分吸收了當代國內外學界的研究成果,認真梳理和分析了柏拉圖《理想國》中的論證,文字流暢,通俗,結構合理,層次分明,不僅有相當的學術意蘊,而且可讀性強。

作者簡介

王玉峰,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國際柏拉圖學會正式會員。2007年至今,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工作。主要研究領域:柏拉圖主義、近代哲學。
畢業於南京大學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會員。長期以來,一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及企業技術創新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 參與或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廳級科研課題以及企業諮詢項目。以獨立或第一作者在《經濟學家》、《科學學研究》、《改革》、《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社會科學》(上海)、《中國科技論壇》、《軟科學》、《科技管理研究》、《經濟縱橫》、《鄉鎮經濟》等CSSCI及其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二十篇,其中有的文章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研究成果先後獲得江蘇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等獎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