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對柏拉圖《理想國》的一種批判性分析

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對柏拉圖《理想國》的一種批判性分析

《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對柏拉圖《理想國》的一種批判性分析》是2009年北京大學 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玉峰。

基本介紹

  • 書名:城邦的正義與靈魂的正義-對柏拉圖《理想國》的一種批判性分析
  • 作者:王玉峰
  • ISBN:9787301159149
  • 頁數:180
  • 定價:25 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 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0-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理想國》第二卷中,為了尋找“正義”和論證正義是否是一種“善”,蘇格拉底把“個人的正義”和整個“城邦的正義”相類比,他認為城邦就像大寫的個人。在第四卷中,蘇格拉底從兩個方面論證了這二者之間的一致性。一方面,城邦和個人的靈魂都具有相同的“三分”結構;另一方面,它們都具有相同的四種德性。這樣,蘇格拉底就不但回答了為什麼通俗意義上的那種正義是一種善,而且還初步地界定了正義的本質。在他看來,正義就在於城邦和靈魂中的每一部分都做那份適合其天性的工作,因此正義就像節制那樣貫穿於城邦和靈魂的整體,並給它們帶來和諧與統一。可是,綜觀《理想國》的整體,蘇格拉底在卷四中的這個論證顯然是很不充分的。我們完全可以合理地提出如下質疑:一方面,城邦和個人是否是同構的?另一方面,城邦的德性真的等同於靈魂的德性嗎?或者,好人和好公民真的是一樣的嗎?我在文中將會分別從這兩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
事實上,一個城邦是無法達到一個人那樣的統一性的,政治德性也無法達到哲學德性的高度。因此一個好公民不必是一個好人。這樣,如果說城邦的正義更加像節制,那么靈魂的正義就更加像智慧。如果說真正的德性就是知識,因此只有哲學家才是最正義和最幸福的,那么通俗意義上的那些德性是否還一定意味著幸福也就值得人們去進一步深思。

本書目錄

導言
第一部分 正義問題的提出與正義本質的初步界定
第一章 正義問題的提出
第一節 《理想國》中正義問題提出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克法洛斯父子:正義是個人的“私利”還是“公有之好”?
第三節 色拉敘馬霍斯: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
第四節 格勞孔兄弟:正義不過是弱者的恐懼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正義本質的初步界定及其問題
第一節 “城邦”與“靈魂”結構的三分
第二節 城邦與靈魂的四種美德
第三節 蘇格拉底上述論證中所存在的問題
第二部分 城邦與個人的同構性問題
第三章 家庭與城邦
第一節 公妻制與身體的私有性
第二節 小家與大家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愛欲與正義
第一節 愛欲之流
第二節 “幾何學的必然”與“愛欲的必然”
第三節 哲學家的愛欲與正義
第三部分 政治德性與哲學德性
第五章 公民道德與信念
第一節 音樂教育
第二節 體育教育
第三節 愛國主義教育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公民道德與禁慾主義
第一節 禁慾主義的共產主義
第二節 道德信念與禁慾主義
第七章 哲學家——王及其教育
第一節 哲學家——王
第二節 哲學家——王的教育
本章小節
第八章 身體的自足與靈魂的正義
第一節 身體的需要與政治德性
第二節 哲學德性與政治德性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