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漢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乞巧,漢語辭彙

拼音:qǐ qiǎo

釋義: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乞巧
  • 拼音:qǐ qiǎo 
  • 釋義: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

詞目

乞巧

拼音

qǐ qiǎo

引證解釋

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南朝 梁 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 林傑 《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
歐陽山 《三家巷》三:“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緻的巧活兒,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來乞巧。”
冰心 《寄小讀者》二四:“席散後,我忽憶未效穿針乞巧故事,否則也在黑暗中撮弄她們一下,增些歡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