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

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初七是乞巧節。中國民間初六晚11時祀織女,初七祀牛郎。一個月前各家各戶就開始備辦各種奇巧玩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夕乞巧
  • 起源年代:漢代
  • 出處:《西京雜記》
  • 簡介:漢彩女常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
  • 時間:農曆七月初七
簡介,傳說,

簡介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傳說

中國民間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相隔於天河兩側的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此時民間少女們要陳設瓜果,朝天禮拜,向織女祈求智慧和巧藝;相傳織女是織造漢錦的巧手,所以七夕夜空下的雲彩特別好看;這個傳說自漢魏以來廣為流傳,農家婦女自幼以紡織為女紅,長輩口傳手授,晚輩心領神會,這就是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由來。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留傳中國民間。而“七夕乞巧”品牌便是由此而來,充分體現了中國豐厚的傳統文化和獨到的手工技藝,由於“七夕乞巧”的存在,中國傳統文化在源遠流長,由於“七夕乞巧”的存在,我們從手中的土布上能夠感受遙遠的浪漫愛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