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7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7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7》由中國市長協會主辦、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承辦,邀請國內多位兩院院士以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清華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親自撰稿。《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7》分論壇篇、綜論篇、觀察篇、專題篇、案例篇、附錄篇等六大部分,針對2007年中國城市發展中的重大事件、成績、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以客觀公正的立場檢視了中國城市的發展實際。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7
  • 出版社:中國城市出版社
  • 頁數:61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城市出版社
  • 作者:本書編委會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4196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7》中國院士談中國城市發展,權威專家、學者分析中國城市最新進展,百姓最關注的中國城市狀況。

圖書目錄

論壇篇
發展模式轉型與人居環境科學探索
京津聯手 營建現代化區域城市
城市規劃的生態與文化內涵
有序城鎮化與和諧社會
2007 中國住房保障年
2007 中國城市交通進展
2007 中國智慧型化交通發展綜述
2007 中國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進展
2007 中國城市信息化進展
綜論篇
觀察篇
專題篇
案例篇
附錄篇

文摘

發展模式轉型與人居環境科學探索 吳良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所長)
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了工業文明,史無前例地釋放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城鄉大發展,同時也為人類生存環境帶來了空前的危機。當今社會從過去發展的經驗教訓中認識到,需要適應新的形勢,轉變發展模式。人居環境科學也應適應形勢需要,積極地加以發展。
一、19-20世紀的發展模式與人類環境探索的三大主題
1.西方社會的環境意識與發展模式的領悟
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創造了燦爛的工業文明,生產關係的改變史無前例地釋放了巨大的生產力。19—20世紀的工業化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與大城市的興起,但“舊技術時代”對環境的破壞也加速了今天的“環境危機”。
(1)“舊技術時代”對環境的破壞與“環境危機”
工業化和城市化對環境的影響是逐步加劇的,嚴重的公害事件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發生,而社會對它的認識直到環境狀況趨於惡化並危及人們健康時,才予以公開承認。
20世紀50年代後,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十大公害事件”等環境災害,1973年石油危機帶來了一系列不安的警告。1972斯德哥爾摩會議提出“人類環境宣言”,發出“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的預警,全世界範圍對環境的注視帶來了“環境科學”的興起。1972—1992年,人類用了20年的時間,迎來了全球高峰會議:“環境與發展的里約會議”,在眾說紛紜下通過了“21世紀議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