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村(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

下村(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澤州縣下村鎮位於市區西北部,西傍沁水、北鄰高平,是該縣一“煤鐵大鎮”、“經濟重鎮”。全縣最高山武聖山就坐落在該鎮,著名的長河水就發源於此山。全鎮國土面積104平方公里,33個行政村,47個自然村,有9900戶、3.7萬口人。該鎮煤、鐵、石膏、瓷土等礦產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廠礦林立,鎮辦、村辦私營企業百餘個,國營、縣營企業有成莊煤礦和王坡煤礦、岳南煤礦等。下村鎮水資源豐富,有5個水庫、兩個塘壩,水面積800餘畝,為全縣之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翻開了下村鎮新的一頁。

下村鎮還是是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綜合實力百強鄉鎮”“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村
  • 所在地區: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
  • 稱號:“煤鐵大鎮”、“經濟重鎮”
  • 自然村:47個
地理位置,經濟發展,

地理位置

下村鎮地形呈兩山夾一溝之勢,地勢西高東低,是典型的丘陵區。境內山嶺縱橫,連綿不斷。隨高山分布形成眾多山谷河流,澤州縣三條中心河流之一的長河就發源於此。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下村鎮歷屆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充分發揮煤鐵資源優勢,三個文明一齊抓,全鎮發生很大變化。鎮裡的重點企業有投資2920萬元建成的澤西179高爐,投資9000萬元建成亞鑫318立方米高爐,全國農村最大的沼氣站---晉宏日產3000方沼氣站,年產30萬噸以上礦井---西陳莊煤礦。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1700萬元對東大路和下樊路進行了鋪修;投資1200萬元完成“村村通”工程;投資1000萬元架設了光纜線路,建成省內一流的演播大廳,電視覆蓋率百分之百;投資2500萬元建成全省一流的鎮辦中學和15所標準化國小;投資600多萬元發展旅遊業,聖公寺、白泉寺、報佛寺、長河水庫等旅遊景區初具規模。2005年,全鎮生產總值16.2億元,經濟總收入13.2億元,鎮財政收入72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06元。“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五年,頭年是關鍵,也是新農村建設的起步年。在這樣一個起點上,下村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順勢而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與時俱進,奮發有為,全力推進下村經濟社會全面跨越。
2006年6月,新一屆下村鎮黨委、政府組建後,針對鎮情,科學決策,提出了“六抓六促”的工作方針,即抓矛盾排查,促和諧穩定;抓煤礦復產驗收,促全年經濟目標完成;抓集鎮創建,促新農村建設;抓百日調研,促工作思路形成;抓項目建設,促經濟結構調整;抓作風整頓,促行政效能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