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航空6號班機空難

UPS航空6號班機空難

美國聯合包裹運輸公司(以下簡稱UPS)6號班機,是一班由阿聯杜拜飛往德國科隆的貨運班機。2010年9月3日,該航班由一架波音747-400F執飛,起飛不久後貨艙起火,失去控制墜毀。機組2名成員全部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聯合包裹運輸公司6號班機事故
  • 外文名:UPS Airlines Flight 6
  • 時間:2010年9月3日
  • 出發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國際機場
  • 目的地:德國科隆波恩機場
  • 機型:波音747-44AF(SCD)
  • 機組人數:2人
  • 死亡人數:2人
  • 飛機註冊號:N571UP
  • 涉事國家:美國
  • 涉事人員:正副機長
事件經過,發生原因,事件結果,事件影響,

事件經過

UPS航空6號班機是從香港國際機場經杜拜國際機場飛往科隆/波恩機場的定期班機。2010年9月3日,該班機從杜拜起飛後不久即因貨艙失火而墜毀。正副機長(也是機上唯一兩名機組人員)喪生。飛機在兩條高速路之間的一處無人區墜毀後即燃起大火,並造成幾輛汽車起火。UPS當天也在其網站上證實,機上兩名機組人員全部喪生。

發生原因

空難事故的調查由阿聯方面為主導,事故的原因成為各方所關注的原因。事發現場一片狼藉,飛機殘骸散布在六個足球場大小的面積,貨機高速撞擊地面產生了很多難以識別的碎片。阿聯特意聘請調查航空事故經驗豐富的紐西蘭籍的達瑞(Darren Straker)擔綱調查負責人。按照慣例,波音747的生產國,NTSB(美國國家安全運輸委員會)也派出了調查員比爾(Bill English)協助調查。波音公司派出了一個代表團前往阿聯,在調查過程中提供技術援助。
調查組的首要任務便是找到飛機的“黑匣子”(包括:駕駛艙話音記錄儀(Cockpit Voice Recorder)和飛行數據記錄儀(Flight DataRecorder)),然後儘量多的蒐集飛機殘骸。調查組開始了任務繁重的地毯式搜尋,他們很快便找到了記載語音信息的CVR,但是裡面的信息卻為調查員帶來了更多的疑問。CVR顯示,飛行員對於突發火災後回響迅速,他們很快便啟動了艙內滅火系統,但是這並沒有帶來好的結果,火勢的蔓延遠遠超出大家的預料,濃煙更是威脅到了飛行員的生命。三天后,調查員從廢墟堆中找到了損壞嚴重的FDR,“黑匣子”即使擁有堅固的保護外殼,但是在極端情況下仍會丟失部分數據,他們隨即將FDR送回位於華府的NTSB實驗室對數據進行解析。
事故調查組也在外圍現場有了意外發現,他們在灌木叢中找到了一粒燒焦並炸開的鋰電池,這個物證讓整個調查取得突破性進展。貨艙單顯示UPS航空6號航班搭載了許多鋰電池或含有鋰電子的電子產品(多達81000粒)。高附加值的電子產品是航空貨運的主要運載對象,這對鋰電池的需求也達到了新的高度。鋰電子是電子產品不可或缺配件之一,相比鹼性電池而言能提供更長的電力支持,但是鋰電池具有易燃的特點,尤其在收到衝擊的時候更是容易引發火災。
調查人員發現,在飛行途中,貨艙中所搭載的81000顆鋰電池起火,導致飛機操作困難,機組人員只能用自動駕駛維持平衡。機長打算返回杜拜,但煙霧慢慢籠罩了駕駛艙,使機組人員看不清儀錶盤。大火迅速蔓延,使得機長的氧氣罩無法提供氧氣,機長在摸索備用氧氣罩的過程中,被濃煙嗆倒,失去意識。
此時,僅剩副駕駛獨自駕駛飛機,駕駛艙的煙霧太濃,使其無法更改通信頻率。在飛出巴林的雷達信號後,巴林的航管員只得獲取阿布達比的航管員提供的飛行數據,然後通過另一架飛機轉告。
儘管如此,飛機最後還是在杜拜的一個軍事基地附近墜毀,2名機組人員死亡,但是副駕駛在最後時刻避開了杜拜的居民區,避免了更大傷亡。

事件結果

此次事故共造成機長道格·蘭浦和副駕駛馬斯路·貝爾兩人全部死亡,並造成多輛汽車起火燒毀。事發現場一片狼藉,飛機殘骸散布在六個足球場大小的面積,貨機高速撞擊地面產生了很多難以識別的碎片。

事件影響

本次事故導致美國政府對航空貨運實行新的限制措施,並實行鋰電池包裝新方法。該措施將包括對鋰電池包裝的新要求及對鋰電池和電子產品運輸的限制。UPS在事後不僅設計了一款全新的貨櫃,能夠抵擋住更加劇烈的大火,而且引進了全罩式氧氣面罩(單手帶上只需要三秒)以及EVAS(視景增強保護系統,Enhanced Vision Assurance System,這套系統會提供一個全密閉的氣囊,即使駕駛艙被濃煙籠罩也可以看清儀表及窗外)。
2010年10月,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發布了一份安全警告,其中對於客機攜帶大量鋰電池產品做出了限制。同期,波音也修改了飛行員留意火災發生的程式,這也避免了煙霧對駕駛艙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