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Z92型軍用手槍

QSZ92式半自動手槍系統(一般簡稱為92式手槍)共有兩種不同口徑的型號,研製這兩種口徑的手槍系統是由軍方使用部門提出的,從1987年開始論證,1994年正式立項,交給工業部門研製。1998年完成了9mm手槍及其槍彈的設計定型,2000年5.8mm手槍及其槍彈完成設計定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QSZ92型軍用手槍
  • 正式立項:1994年
  • 設計定型:2000年
  • 簡稱: 92式手槍
總體介紹,手槍類型,手槍彈,

總體介紹

研製新型手槍系統是為了替代現裝備的仿蘇產品54式7.62mm手槍而研製的。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總體性能要達到或超過世界同類武器的先進水平,廣泛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並加以創新。為此,軍方論證部門科技人員深入一線作戰部隊、特種作戰部隊、各級司令部機關和軍事院校,以及深入到工業部門有關手槍及槍彈生產廠,召開座談會,徵求對研製新手槍的意見。通過調研,明確了研製新手槍的指導思想: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彈頭殺傷效果和穿甲性能,減輕武器系統質量,提高武器可維修性;外形美觀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換,便於大量生產。
在手槍口徑的選定論證時,對於應採用何種口徑一直有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堅持與國外手槍口徑統一,主張採用9×19mm Para口徑,這種意見占被徵求意見人數的17%,其理由是:國外軍用手槍大多數採用9mm口徑,9×19mm彈採用鉛芯彈頭,對人員具有足夠的殺傷威力,停止作用好,但穿甲性能差。為了滿足我軍對手槍彈穿甲性能的要求,可以採用鋼芯彈頭,外形尺寸和內彈道與Para手槍彈相同,新手槍既可以使用新研製的鋼心彈,又可以使用Para鉛芯手槍彈,有利於作戰使用和外貿出口。
另一種意見堅持採用小口徑手槍,占被徵求意見人數的63%。其理由是:採用小口徑、小質量、高初速彈頭提高殺傷威力是現代單兵武器的一種發展趨勢,在近距離內小口徑、小質量、高初速、大長徑比的鋼心彈進入人體後易失去穩定性,產生偏航和翻滾,產生較大空腔,對人體具有較大的殺傷作用,並且淬火鋼心還具有良好的穿甲性能。另外,由乾小口徑槍彈質量小,體積小,因而可增加攜彈量,減輕士兵負荷,提高作戰效能。
經過論證研究,兩種口徑方案各有其充分理由,難以取捨。因此,論證部門提出9mm手槍裝備營以下軍官,5.8mm手槍裝備團以上軍官。作為新手槍系列,同時進行研製。
事實上,這兩種口徑手槍的戰術技術指標基本相近,都是根據軍用自衛戰鬥手槍使用要求提出的。在研製5.8mm手槍時,起初研製人員按照戰術技術指標要求設計方案,全槍長190mm。在設計方案評審時,專家和軍隊使用者感到作為裝備團以上軍官的自衛手槍,體積太大,建議縮短全槍長度。1995年3月在槍彈廠做試驗,將彈道槍槍管由110mm減小到90mm,彈的精度和威力與110mm長的槍管基本相當。於是開始進行短槍管方案設計,全槍長為170mm。至1996年2月,短槍管方案做廠2輪設計、試製和試驗,均未達到理想結果,射擊時震手,槍口火焰和噪聲大。1996年3月又回到原定戰術技術指標進行長槍管方案設計,直到完成設計定型。
92式手槍系列的論證、研製工作同時進行。由於9mm手槍要求既可使用新彈,又可使用9mm Para彈,在新彈未研製出之前直接用Para彈進行試驗,因此9mm手槍研製進度較快。研製組從十幾種方案中初選5種方案提供專家評審。
兩種口徑的手槍系統剛開始研製時,研究人員曾提出構想:為了簡化工藝、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和便於大量生產及加快研製進度,兩種口徑手槍採用同一種結構方案。但當時這種設計思想未被普遍接受,於是在科研人員中徵集設計方案,進行比較,進行最佳化設計。5.8mm手槍也有5種設計方案:槍管迴轉閉鎖、槍管隨動閉鎖、兩種槍管起落式閉鎖、中間塊閉鎖。通過對5種設計方案的加工試製、試驗,經專家評審,決定採用槍管固定的自由槍機慣性閉鎖方式。擊錘迴轉式擊發機構,雙排雙進彈匣,鋁合金底把和U形塑膠護板,復進簧置於槍管下方。
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5.8mm手槍進行了兩輪短槍管設計方案試製、試驗,但未取得理想結果。1996年3月,設計組根據“保持原指標”不變的要求,重新設計方案樣槍,解決了抽殼、供彈等技術難題,但射擊時震手現象比較嚴重。由於9mm手槍通過大量試驗,結構比較成熟,尤其是採用彈性發射機支架和發射機構,射擊時吸收套筒後坐能量,不震手,握持舒適,手感好。最終決定:5.8mm手槍採用9mm手槍技術成果,兩種口徑手槍主要零部件通用,5.8mm手槍新方案採用槍管迴轉半自由槍機原理。通過試驗,射擊震手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據使用部門反映,5.8mm手槍射擊時後坐力很小,比9mm手槍更加舒適,精度更好。
92式手槍系列的兩種手槍從外形上看非常相似,區別之處只是9mm手槍握把上有五角星,而5.8mm手槍沒有;9mm手槍扳機護圈前有防滑凹陷,5.8mm手槍扳機護圈外形圓滑過渡。內部結構也基本相同,均由套筒、底把、發射機構、彈匣和槍管、槍管套、連線座、復進簧、復進簧導桿與掛機柄構成;零件數都相同,均為41種43件,其中發射機構通用零件16種18件,形狀尺寸完全一樣。不通用的零件包括槍管、底把、連線座和彈匣。此外自動方式也不相同,9mm手槍為槍管短後坐式,與大多數9mm Para口徑的自動手槍一樣;5.8mm手槍為半自由槍機式。因此5.8mm手槍的一些部件看起來比9mm手槍簡單,例如而9mm手槍的槍管上有閉鎖凸筍和導引凸筍,而5.8mm手槍的槍管上則只有導引凸筍。
不過儘管自動方式不同,零部件不完全通用,但兩種手槍的基本結構都是相同的。以下是兩種手槍的基本參數:
QSZ92型軍用手槍
9×19mm型
5.8×21mm型
全槍長
190 mm
188 mm
全槍寬
35 mm
35 mm
全槍高
135 mm
131 mm
全槍重(含空彈匣)
0.76 kg
0.76 kg
槍管長
111 mm
115 mm
有效射程
50 m
50 m
初速
360±10 m/s
480±10 m/s
彈匣容量
15 rds
20 rds
92式手槍採用部件、組件化設計,將零散的零件組合成部件或組件,不僅方便了平時的維護保養,而且又可避免較小零件的丟失。例如,將擊錘、擊錘簧、擊錘簧頂銷、擊錘簧座、擊發槓桿和套管結合成了擊錘部件;發射機組件是由擊錘部件、拉桿部件、阻鐵部件、保險、單發槓桿和銷軸結合而成,等等。採用了一件多用、一件多能的設計方法。例如,復進簧兼作掛機扳把的復位簧,擊錘簧座又是保險的定位銷等等,這樣簡化了結構,減少了零件,方便了使用。
發射機座由優質薄鋼板衝壓而成,具有較好的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減緩套筒後坐到位時的撞擊。它不僅結合了發射機構的全部零部件,而且在上部還設有拋殼挺和導軌。前導軌較長,裝有連線座,後導軌較短,前後導軌共同導引套筒運動。為了提高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技術人員在發射機座上設定了容沙槽、排沙槽。擊發方式為單/雙動,因此在解脫待擊狀態下,只要膛內有彈也可立即射擊。
保險機構包括擊針保險和不到位保險。擊針保險軸鎖定擊針,只要不扣動扳機,不論哪種意外事件發生,都不能使擊針向前運動。不到位保險可保證每發槍彈的發射都必須在套筒復進到位閉鎖後進行,否則即使扣動扳機也不能發射。手動保險機柄裝在發射機座上,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可單手操作。保險機柄置於保險位置時,可同時鎖住擊錘和套筒,這時擊錘壓不動,扳機也扣不動。保險機柄還兼有待擊解脫功能,可使全槍從待擊狀態直接轉換到保險狀態,轉換中擊錘在其簧力作用下復位,但絕對打不到擊針,保證使用安全。
92式手槍的生產中採用了新材料新工藝,例如採用熱塑性好、強度高的工程塑膠整體握把結構代替傳統的金屬槍底把,加工工藝簡單,注塑一次成型,一致性、經濟性好;發射機座採用衝壓工藝,效率高;採用化學複合成膜技術進行表面處理,提高防腐蝕能力。
整體式底把是全槍的基座,安裝了發射機組件、彈匣組件、彈匣扣和彈匣扣簧。設定在底把尾部的定位面和在護圈上方安裝的掛機柄能將發射機組件穩固地定置在槍底把內。握持舒適、手感好,符合中國人的人體工程,解決了嚴冬季節使用時凍手的問題。彈匣扣可根據需要調換安裝方向,為左手操作者提供了方便。
92式手槍採用片狀準星和缺口式照門,在照門和準星上均塗有螢光點,便於夜間瞄準射擊。從公布的圖片中可以發現,準星位置曾發生過變化,在設計定型時的準星位置在槍口帽上,而現在生產的型號則改在套筒前端。此外在底把前端兩側設有溝槽,可安裝雷射指示器,提高快速射擊的能力。

手槍類型

9×19mm型
QSZ92型軍用手槍
92式9mm手槍系統從1992年開始論證,1994年正式批准立項開始研製,1998年設計定型,1999年12月20日,92式9mm手槍及其彈藥作為駐澳門部隊裝備正式公諸如眾。
92式9mm手槍使用DAP92式9mm普通彈,與9mm Para手槍彈通用,發射方式為半自動。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槍管迴轉式閉鎖機構,迴轉式擊錘擊發。槍彈擊發後,槍管在彈底壓力的作用下帶動槍機一起後坐,聯接座螺旋面迫使槍管迴轉實現開鎖;槍機在慣性力的作用下繼續後坐到位。槍機後坐到位後,由於復進簧力的作用,槍機復進推彈人膛。同時,槍管在聯接座螺旋面的作用下迴轉,完成閉鎖。
擊發機構為拉桿分離式,可單動或雙動射擊。推彈入膛後,拉殼鉤鉤齒進入槍彈底槽中,槍彈底緣則頂開裝於拉殼中間的指示桿,指示桿突出拉殼鉤外表面0.5mm,這樣就能方便地知道彈膛中是否有彈,達到有彈指示的目的。當彈匣內最後1發槍彈射完後,彈匣內托彈板在托彈簧力的作用下上升,並將空倉掛機上抬,當槍機從後端復進到空倉掛機位置時,被空倉掛機掛住,完成空倉掛機動作。
除有手動保險外,還有擊針保險和跌落保險。容彈具為雙排雙進15發彈匣,每支槍配備兩個彈匣。全槍壽命大於3000發,全槍故障率低於0.2%,高、低溫分別達到+50℃和—45℃,在測試中通過了各種環境模擬試驗,包括揚塵和揚塵後淋雨、浸河水(含泥砂)等試驗。
由於軍方對新手槍系統要求有較好的侵徹能力,因此為92式手槍研製的DAP92式9mm手槍彈同北約制式9mm Para手槍彈的外形尺寸及某些參數基本相同,但彈頭結構卻採用鉛鋼複合式彈芯。DAP92式9mm手槍彈可與9mm Para彈通用,但對輕型防護目標的穿透能力則大得多,這樣既符合了軍方的要求,又使92式手槍易於外貿。
DAP92式9mm手槍彈全彈長30mm,全彈重12.3g,彈頭重8g,採用制式的無鏽蝕底火,發射藥採用單基火藥,槍彈速度(V5)為360±10m/s。在25m的距離上,射彈20發。R50≤25mm,R100≤65mm。在50m距離上,穿透1.3mm厚的232頭盔鋼板後,仍能擊穿50mm厚松木板,而用其他制式手槍彈和巴拉貝魯姆手槍彈作對比試驗,均不能擊穿鋼板,只在鋼板上留下一微凹的痕跡。
在保證侵徹力強的同時,技術人員也設法賦予DAP92式9mm手槍彈較好的停止作用。在創傷彈道試驗中,射擊30cm?肥皂塊,所產生的彈道空腔大於9mm Para手槍彈。這是由於彈頭採用複合彈芯結構,當擊中著有防護的目標後,彈頭
A套筒;B槍管;C槍口帽;D復進簧及導桿;E連線座;F擊發機構及底把;G彈匣;H掛機柄
5.8×21mm型
QSZ92型軍用手槍
我國研製小口徑軍用戰鬥手槍是從1994年開始,經過7年的技術方案論證和工程研製,現已通過國家靶場設計定型試驗和部隊寒區、熱區、鹽霧區試驗,各項指標全面達到戰術技術指標要求。
92式5.8mm手槍的研製目的是為軍隊指揮員及特種部隊等戰鬥人員提供的自衛或軍用戰鬥手槍,主要用於殺傷50m距離內的有生目標,手槍彈在50m內法向擊穿232頭盔鋼板後,還能擊穿50mm厚松木板。殺傷效果優於9mm Para彈,彈頭侵入人體形成的空腔效應是Para彈的2.5倍。
92式5.8mm手槍為慣性閉鎖的半自由槍機式,它採用了槍管繞其軸線迴轉的減速機構。其基本動作是:擊發後,因彈殼底壓迫使套筒後坐,而套筒後坐一段距離後,設定在套筒內表面頂部的螺旋槽與其所容納的槍管上的凸筍接觸,通過兩者上的螺旋面作用,迫使槍管在45°範圍內繞其軸線作原地迴轉,達到消耗套筒後坐能量、減緩其後坐運動速度的目的。它與傳統的槍管迴轉式機構不同,傳統的槍管迴轉,目的在於閉鎖,使槍管與套筒形成一個剛性連線,特點是槍管在後坐運動中迴轉。5.8mm手槍是慣性閉鎖,套筒不與槍管發生剛性連線,槍管只有一個繞其軸線迴轉的自由度,不作縱向運動,槍管迴轉的目的是通過附加給套筒一個轉換質量來使套筒減速。
手槍在套筒帶動槍管迴轉之前,設有一個自由行程,以控制槍管迴轉時機,保持彈頭飛出槍口之前槍管不迴轉即原地不動的狀態,保證了彈頭飛行的穩定性。也就是說,5.8mm手槍在發射的內彈道時期,純粹是自由槍機式。而且該槍採用了新設計。利用手槍的固有零件——槍管來實現減速,而放棄了通過增加機件來實現延遲開鎖的傳統做法,從而有效地減少了全槍零件數。
92式5.8mm手槍採用了20發大容彈量彈匣雙排雙路供彈技術,提高了火力持續性。為了提高供彈具的可靠性,前飛彈筋上方局部加深,托彈簧在托彈板後端的作用位置下移,保證槍彈不低頭、不低尾,供彈可靠;為使彈匣在特殊環境下不集聚泥沙污垢,以利提高可靠性和減輕彈匣質量,在保證使用強度的前提下,彈匣兩側開設了儘可能長的通槽,彈匣蓋上鑽有圓孔。

手槍彈

DAP92式5.8mm手槍彈於1987年開始論證,1994年型號研製,2001年批准設計定型,論證、研製時間長達14年。
一般認為手槍彈是口徑越大停止作用越好,這個觀念早已深人人心,並被實踐所證實。經過論證研究,技術人員通過增大小口徑手槍彈彈頭的長徑比,並採用複合彈芯,利用重心偏移原理,可使彈頭進入軟目標後,迅速失穩並翻滾,增大阻力面,快速釋放能量,提高殺傷力。
在設計時,吸收了國內外槍彈的技術,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進行內、外彈道設計,合理選擇最佳參數;彈頭結構設計中,根據飛行動力學選擇最佳彈形,減小阻力,提高存速能力;根據侵徹要求,設計鋼芯、鉛柱組合結構,進行最佳化設計;彈殼設計中考慮裝藥、強度、退殼、全彈美觀等諸多因素以及與輕沖、微沖彈藥的通用性。通過大量的系統試驗,確定了槍彈的合理外形和結構。
5.8mm手槍彈全彈長33.5mm,全彈重6g,不及9mm手槍彈的彈頭重。比51式7.62mm手槍彈輕44%,比64式7.62mm手槍彈輕22%,比9mm手槍彈輕50%。採用瓶形、無凸緣、覆銅鋼彈殼,底緣直徑為8mm。由於彈徑小,92式手槍的彈匣容彈量達到20發。發射藥採用雙基火藥,底火採用制式無鏽蝕底火。彈頭初速(V5)為480m/s±10m/s,最大膛壓220MPa。在25m的距離上,射彈20發,R50≤22mm,R100≤55mm,是現今國內精度最好的手槍彈。
彈頭為尖頭、弧形及鋼芯鉛柱複合結構。在50m的距離上,穿透1.3mm厚的232頭盔鋼板後,仍能穿透50mm厚松木板。5.8mm手槍彈在肥皂中所產生的彈道空腔是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2.5倍;生物殺傷試驗,用灰色理論計算,5.8mm手槍彈的綜合效度比是0.925,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是0.452,51式7.62mm手槍彈是0.379。5.8mm手槍彈綜合效度比分別高出兩彈1倍和1.4倍。
5.8mm手槍彈雖然威力較大,但彈頭長徑比大,進入軟目標後阻力大,能量釋放快,通過目標後,余能很小,無過分穿透危險。在侵徹肥皂試驗中,彈頭進入目標後約110mm處開始翻滾,產生最大空腔,以後隨能量釋放,空腔漸漸減小。
此外,5.8mm手槍彈還具有後坐力小、射擊舒適的優點。在此基礎上研製了QCW05衝鋒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