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領先指標

包括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等30個已開發國家在內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立於1960年,致力於國民經濟各領域的研究,從戰略角度為各國政策制定者服務,推動國家政府間的合作,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OECD領先指標
  • 包括: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
  • 成立於:1960年
  • 致力於:國民經濟各領域的研究
包括美國、德國、法國和日本等30個已開發國家在內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立於1960年,致力於國民經濟各領域的研究,從戰略角度為各國政策制定者服務,推動國家政府間的合作,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OECD定期公布經濟、金融、教育和衛生等各項指標,全面準確地反映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狀況。
在經濟領域,OECD非常重視經濟周期的研究,每月定期發布綜合領先指標。OECD的綜合領先指標是按照一定標準將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指標數據合成後構建而成,是反映一個國家巨觀經濟發展周期的領先指標。OECD的綜合領先指標主要有6個月領先指標和趨勢領先指標兩種。其中OECD6個月領先指標是為了提供經濟活動擴張與緩慢轉折點的提前信號而設計的,對未來經濟發展具有預測功能,能夠較好地提前預示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
OECD領先指標對未來工業發展和鋼鐵以及基本金屬需求有相當準確的預測。主要領先指標顯示未來連續6個月增長的方向和幅度,尤其需要關注關於美國的指標。
含義:預測世界最大經濟體商業活動的工具。
發布時間:中午(歐洲大陸時間);在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發布數據,報告兩個月前的活動。(例如,1月的發布報告11月的領先指標。)
頻率:每月一次。
來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修正:上個月的數據通常在新的發布中修正。
由於領先經濟指標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因而投資者和決策者喜歡追隨這些指標。它們使用那些對近期商業環境變化高度敏感的方法,來預測經濟的短期運動。從全球範圍來看,最有名的研究是OECD的合成領先指標(CLI)。這個以巴黎為前景的國際組織為23個會員國和7個不同的地理區域計算領先經濟指標指數(在OECD中有30個會員國)。這些區域包括全部的OECD地區、七大工業國集團、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的OECD、歐盟、歐元區和四大歐洲經濟體(見表4.8)。儘管一些國家有他自己的領先指標,但OECD的指數很有名,並且投資經理人和決策者對它感興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