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P1101戰鬥機

Me.P1101戰鬥機

1944年7月15日,德國空軍把226/II號提議提交到德國飛機製造廠。梅賽施密特工程師漢斯。霍農開始進行單座單發噴氣式戰鬥機P.1101的首次設計。在德國空軍提議發布僅僅九天(1944年7月24日)之後,第一架P.1101在紙上成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e.P1101戰鬥機
  • 速度:1000公里/小時
  • 燃料容量:1000升
  • 升限:14000米
產生背景,第一代特徵,第二代特徵,二戰中的遭遇,數據概要,

產生背景

1944年7月15日,德國空軍把226/II號提議提交到德國飛機製造廠。該“緊急戰鬥機競爭”提議詳細說明了第三帝國的二代噴機式戰鬥機的以下要求:(雖然以後有更改了幾次) 以單具亨克爾-赫斯 He S 011渦噴發動機為動力
Me.P1101戰鬥機
7000米時速度能達到1000公里/小時
燃料容量1000升,以達到1/2小時海平面留空時間
升限14000米
裝備四門 MK 108 30mm加農炮
飛行員保護裝置能經受12.7mm子彈從前方射擊
增壓座艙
梅賽施密特工程師漢斯.霍農開始進行單座單發噴氣式戰鬥機P.1101的首次設計。在德國空軍提議發布僅僅九天(1944年7月24日)之後,第一架P.1101在紙上成形。

第一代特徵

機身短而寬,座艙側面有兩個圓形進氣口,提供安裝在後機身下方的單台He S 011渦噴發動機充足空氣。710升的燃料箱安置在渦噴發動機上方和下方。機翼有兩個不同的後掠,鄰近機身角度較小(26程度),機翼外段角度較大(40程度)。襟翼跨越整個機翼後緣有助於低速操作。每側機翼內部油箱可攜帶170升燃料,總共1050升。V-尾單元(以110度分開)被安裝在噴口上的機身延長段上,這將是未來所有P.1101設計的共同特徵。 機尾下側安裝了鋼板,以保護無線電設備免受噴口高溫。前三點式起落架鼻輪收回機腹,兩個主輪收向前翼根。可攜帶單枚SC 500炸彈,半埋式安裝在機腹。主要的軍械包括兩門MK 108 30mm炮,位於前機身兩側下方。

第二代特徵

下一個P.1101設計始於1944年8月30日。基本上類似於第一個設計,但是較圓滑。機身被設計成能裝載更多樣的軍械並有更尖的機鼻段。如同第一次設計,座艙側面有兩個圓形進氣口,提供安裝在後機身下方的單台He S 011渦噴發動機充足空氣。座艙後發動機之上有兩個裝甲保護的燃料箱可載830公斤油料。機翼是“借”Me262的外段機翼(降低成本?),安裝中機身並後掠40度。V-尾也是被安裝在噴口上的機身延長段上。鼻輪向後收回並旋轉90度平躺在機鼻武器艙下。兩個主輪收向翼根。它能裝備可拋式副油箱,甚至還有裝有V-1飛彈機翼的拖式副油箱! 軍械是一門MK 112 55mm炮,兩門MK 108 30mm炮,還能擠進第三門MK 108或MK 103 30mm炮。Me p.1101建議裝備SG 500“Jagdfaust”(戰士拳頭)火箭助推器以添補空缺。 機鼻下垂直安裝兩個朝下噴發。機腹下可攜帶單枚SC 500炸彈。甚至以衝壓引擎推動的P.1101也被提出:P.1101L(L 洛林衝壓引擎)。機身被擴大以容納洛林衝壓引擎的噴管。起落架也被簡化,更低了。由衝壓發動機啟動需要達到一定的空速空壓達到1000kp,八枚固體推進火箭將被點燃以達到衝壓發動機的操作速度。這種飛機需要十分短起飛距離,但是飛機的航程將被限制,P.1101L不得不部署在關鍵的同盟國轟炸目標附近。
在得到多種翼型和機身形狀的搭配風洞測試結果後,梅賽施密特決定實際建造一架全尺寸驗證機。由於許多組件已事先造好(機翼框架,起落架,發動機和控制裝置),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精確測試飛行。測試機從未得到德國空軍司令部的官方援助。1944年11月10日,工程師漢斯.霍農開始著手最後的定型設計。隨後結構材料的選擇在1944年12月4日後不久開始,組件的製造在莫里茨.阿薩姆的指導下進行(此人在戰後幫助美國設計誰Aero Spacelines“超級古比”號)。為了節省時間,一種冒險的方法在的最終版本P.1101上套用:邊進行細節設計邊生產。儘管因為戰爭形勢的惡化與運輸延遲,仍開始在梅賽施密特德國南方巴伐利亞山區的秘密工廠中慢慢生產。同盟國對這個工廠一無所知,使其免受戰爭期間的轟炸。一個試驗計畫於開始進行,它旨在檢驗機翼35度至45度的後掠,因為機翼被設計可在地面調整後掠角。1945年6月中旬首飛。同時,戰鬥版本也開始發展。

二戰中的遭遇

1945年4月29日戰爭結束前幾天美軍發現秘密工廠時,P.1101 V1大約完成了80%。機身由硬鋁合金製造,進氣道從座艙下方通過。在發動機之上座艙之後是1000升的燃料箱。後機身逐漸收縮成錐形,其中裝有無線電設備,供氧設備,導航儀和陀螺儀。後機身下側表面覆蓋鋼板,以免受噴口高溫。雖然原型機計畫安裝Jumo 004B噴氣式發動機,稍後的版本將安裝更強大的He S 011發動機。機翼從發動機(肋框7)到末端(肋框21)基本與梅賽施密特Me262一樣,包括Me262的副翼和前緣縫翼。第二種機翼在1945年2月組裝,前緣縫翼延長13%到20%。機翼由膠合板覆蓋,可以地面調整為35,40或45度的後掠角。兩片水平尾翼和垂尾也是木製的,方向舵可以偏轉20度。也設計有T-尾和V-尾。起落架為前三點式。鼻輪向後收並可駕駛。裝有剎車裝置的主輪向前收。座艙位於機鼻,氣泡艙蓋提供極好的視界。從發動機引出的溫暖空氣式艙蓋不起霧。生產型有兩或四門MK 108 30mm炮,並有座艙增壓。生產型也配備座艙裝甲,翼下可掛四枚X-4空對空飛彈。
在被盟軍發現前幾天,梅賽施密特把所有工程圖的縮微膠捲,計算和設計文檔包裝在不漏水的容器中並隱藏在周圍的村莊中的四個位置中。1945年4月29日,星期日。美國步兵進入秘密工廠奪取一些檔案並銷毀了許多軸心國檔案。Me p.1101 V1未完成的原型機也附近被找到,並被拖出掩藏的隧道。在德國無條件投降的幾天之內,美國專家曾經到達評估奪取梅賽施密特秘密工廠的重要性。之後詢問一些梅賽施密特雇員,試圖找回丟失的檔案。當美國人組試圖恢復這些隱藏的縮微膠捲檔案,法軍已經恢復一些檔案。
美國研究組的羅伯特.J.伍德,貝爾飛機公司。他和梅賽施密特首席設計師沃德瑪試圖遊說議員在1945年6月完成Me P.1101 V1原型機。這證明是不可能的,因為事實上大多數設計檔案現在在法國(他們拒絕及時共享),而其它關鍵的信息被消毀。原型機因為一直露天停放而遭到美國大兵和好奇攝影師的破壞。
1948年8月紐約,Me P.1101 V1在布法羅被裝運到貝爾飛機公司。在飛機裝運時遭到更多破壞,實際上已沒有任何修理和飛行測試的可能性。P.1101後來裝上了艾利森J-35噴氣式發動機,武器(6 x Mg 151和4 x MK 108炮)象徵性地的裝在機身側面。貝爾以Me P.1101作為基礎研製了X-5,期間P.1101用於靜態的檢驗。五十年代早期,梅賽施密特的剩餘部分Me P.1101 V1被送到飛機墳場,從而結束了這種獨特飛機的歷史。

數據概要

梅賽施密特 Me P.1101 尺寸
型號
翼展
翼面積
輪距
後掠角
First Design
(1944.7.24)
7.15 m
6.85 m
2.45 m
2.1 m
26 & 40
Second Design
(1944.8.30)
8.16 m
9.37 m
3.08 m
13.5 m²
40
Third Design
(原型機)
8.06 m
8.98 m
3.5 m
13.6 m²
2.124 m
35/40/45
Fourth Design
(生產型)
8.25 m
9.175 m
3.71 m
15.85 m²
2.2 m
40
梅賽施密特 Me P.1101 重量
型號
空重
起飛重量
最大翼載荷
Fuel
First Design
(1944.7.24)
3000 kg
800 kg
Second Design
(1944.8.30)
2642 kg
3554 kg
263 kg/m²
830 kg
Third Design
(原型機)
2184 kg 、3205 kg 、236 kg/m² 、830 kg 、Fourth Design (生產型)、2594 kg 、4064 kg 、296.5 kg/m&sup2、1250 k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