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jos-Wiechert反應

Hajos-Wiechert反應

(S)-(-)-脯氨酸催化的不對稱Robinson關環反應。

此反應也被稱為Hajos–Parrish–Eder–Sauer–Wiechert反應,以其在羅氏(Hajos、Parrish)和先靈公司(Eder、Sauer、Wiechert)的早期研究者的名字而命名。這是有機催化的早期例子,也是第一個實現的非金屬催化的羥醛反應。 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 Hajos 和 Parrish 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Hajos-Wiechert反應
  • 催化劑:(S)-(-)-脯氨酸
  • 實質:不對稱Robinson關環反應
  • 領域:有機合成
反應機理,反應實例,

反應機理

有關脯氨酸催化的此反應的機理一直存在爭議。 Hajos (1974) 當時提出反應經過酮半縮胺過渡態進行。 Agami (1984) 在反應動力學數據基礎上提出烯胺中間體的機理,並且認為在反應過程中,第二個脯氨酸分子參與協助質子轉移。 Houk (2001) 提出反應過渡態只含一個脯氨酸分子,而且該脯氨酸的羧基通過氫鍵而與酮羰基作用。
Hajos-Wiechert反應
所以以下的機理是Agami在1984年提出的,首先麥可加成,脯氨酸和鏈端羰基形成烯胺,在另一分子脯氨酸不對稱催化下進行烯胺羥醛縮合關環。亞胺鹽水解,最後發生單分子共軛鹼消除反應(E1cB)得到產物。
反應機理反應機理

反應實例

反應實例反應實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