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六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論壇

2015年第六屆國家防災減災論壇主題;圍繞自然災害形成機理和演化規律,加強防災減災工作,完善國際間重特大自然災害應對的協調聯動機制,推進該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國際合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5年第六屆國家防災減災論壇
  • 主題:科學減災 依法應對
  • 舉辦時間:2015年5月7日
  • 舉辦地點:北京
2015年今年5月12日是第七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科學減災 依法應對”。作為“防災減災日”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六屆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論壇5月7日在北京舉行。論壇旨在分析當前防災減災形勢,研究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改革舉措,交流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成果,分享防災減災科研成果,探討今後我國防災減災的政策建議。本屆論壇由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主辦、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承辦,來自防災減災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災害管理人員等200餘人參加了論壇。
民政部副部長、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竇玉沛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他指出,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明顯增多,全球中強度地震呈頻發多發態勢,各類災害風險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廣泛和深遠。竇玉沛副部長介紹了“4·25”尼泊爾地震西藏災區的災情和抗震救災工作進展,就開展災害損失評估、科學合理救援、國際防災減災合作提出了意見。他指出,必須將防災減災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統籌考慮,堅持依法行政,科學減災,不斷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防災減災工作的新期望。
為辦好此次論壇,竇玉沛副部長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加強防災減災戰略研究,進一步研究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討論完善防災減災法律法規體系,要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底線思維,探討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目標和發展思路,為國家綜合防災減災“十三五”規劃編制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加強防災減災科學技術研究,重點圍繞自然災害形成機理和演化規律、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自然災害風險、自然災害早期預警技術和重特大自然災害鏈等科學研究,推進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關鍵技術在防災減災領域的套用,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集成轉化與推廣套用。三是加強防災減災國際發展趨勢和動態研究,探討落實《2015-2030年仙台減輕災害風險框架》的具體舉措,完善國際間重特大自然災害應對的協調聯動機制,推進防災減災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國際合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