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鹹寧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鹹寧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3鹹寧市關於最新一年的工作報告

一、2012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擴內需、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當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初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753億元,增長12%,增加額連續三年超過10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5.8億元,增長28.9%。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有效應對複雜形勢,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切實抓好各項穩增長政策的落實,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和調度,加大解決突出問題工作力度,在全市上下營造搶機遇、爭項目、促內需的濃厚氛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0億元,增長30%。武深高速鹹寧段、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鹹寧西段開工建設,紅牛飲料三期、黃鶴樓酒業、中美厚福醫療器械建成投產,華潤(赤壁)電廠二期實現併網發電,武鹹城際鐵路、鹹通高速、通界高速和鹹寧南玻玻璃產業園、鹹安生態環保產業園、嘉魚潔麗雅產業基地、赤壁光谷產業園、通城寶塔研磨、崇陽興民鋼圈、通山科奧醫療器械工業園等項目加快推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億元,增長16%。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8%,物價上漲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二)加快推進產業調整,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市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8.1:47.8:3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74家、淨增54家,其中年產值過億元以上企業310家、增加51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0億元,增長17%。各類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快速發展,嘉魚管材納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麻塘”、“白練及圖”獲評中國馳名商標。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綠色農產品基地面積355萬畝,建成畜禽養殖小區210個,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4家。鹹安區獲評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全市旅遊接待人數21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07億元,分別增長39.8%、38.4%。成功舉辦第四屆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與青島、蘇州、麗江一道躋身首批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市。實施重點節能減排工程,省定節能減排任務圓滿完成。
(三)不斷加大統籌力度,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大力推進“六城三區”建設,市區一體化進程加快。十六潭公園、青龍山公園一期、嫦娥公園二期和市竹博覽館建成開放,市規劃展覽館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多城同創”取得重要進展。加強縣市城區建設,嘉魚環湖公園全面建成,赤壁生態新城、通城樊牌新城建設進展順利,崇陽“一河兩岸”城市景觀工程開工建設,通山高標準完成次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湧現出一批村企合作共建典型。“北三縣”沿江產業帶和“南三縣”生態特色產業帶競相發展,赤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名列全省第19位,重返第一方陣。
(四)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活力顯著增強。“兩型”社會建設綜改試驗取得新進展,“廳市合作”、“校市合作”不斷深化。52個市直單位完成企業脫鉤改制。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9727戶,增長33.95%。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化債工作全部結束。爭取國土整治項目42.3萬畝,淨增耕地5.2萬畝。城投、交投、農投、職教投等融資平台創新發展,示陽農牧股權首開我市企業在天交所掛牌交易先河。新引進武漢農村商業銀行、吉林九台農村商業銀行,金融機構新增貸款84.4億元,同比多增35.4億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受到全國表彰。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引進新開工工業項目509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10億元,增長56.2%;實際利用外資2.12億美元,增長20%;完成外貿出口2.33億美元,增長0.4%。岳九鹹“小三角”率先啟動。全省首個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落戶鹹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