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際新聞關鍵字

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年的國際新聞都讓人目不暇接。2013年臨近尾聲,藉助26個英文關鍵字,不全面地回顧一下這一年主要發生了哪些國際新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國際新聞關鍵字
  • A:“安倍經濟學”
  • B: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 C:化學武器襲擊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A

Abeconomics,“安倍經濟學”
日本安倍晉三政府的經濟政策,以超寬鬆貨幣政策、擴張財政支出和經濟結構性改革為“三支箭”,旨在克服長期通貨緊縮。“安倍經濟學”實施一年來,日元大幅貶值帶動出口,令日本經濟復甦明顯,但結構改革未能有效推進,連番量化寬鬆和政府債務不斷累加,給日本經濟中長期走勢埋下諸多嚴重隱患。

B

Boston Marathon Bombings,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4月15日,美國東部城市波士頓國際馬拉松比賽終點附近遭遇爆炸襲擊,致使包括一名中國留學生在內3人喪生、260多人受傷或致殘。嫌疑人察爾納耶夫兄弟在逃亡途中槍殺一名校警,搶劫車輛,與警方交火時受傷,哥哥塔梅爾蘭傷重不治,弟弟焦哈爾落網。這起本土恐怖攻擊震驚美國社會。

C

Chemical weapons attack,化學武器襲擊
8月21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郊區姑塔東區發生化學武器襲擊,平民死傷慘重。儘管敘政府一再否認,美、英、法等國在真相未明的情況下認定是敘利亞政府所為,尋求軍事打擊,但反對聲甚高。危急關頭,敘政府接受俄羅斯的建議,同意在國際監督下銷毀化學武器,美國政府則就坡下驢,敘利亞問題迎來政治解決的機會。

D

Doha round,多哈回合談判
12月7日,世貿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閉幕,達成“巴厘一攬子協定”,涵蓋簡化海關及口岸通關程式、允許開發中國家在糧食安全上有更多選擇權、協助最不已開發國家發展貿易等內容,標誌著陷入僵局多年的多哈回合談判終於取得“早期成果”,使人們重拾對多哈回合和世貿組織這一多邊貿易體制的信心。

E

Egypt,埃及
埃及今年再度陷入混亂。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改組內閣等擴權行為加劇反對派與穆爾西、穆斯林兄弟會的對立,引發持續抗議。穆爾西7月遭軍方逼宮和解職,受到刑事指控。穆爾西和穆兄會的支持者隨後大規模集會示威,遭軍警武力清場,近千人死亡。隨著穆兄會12月被過渡政府定性為恐怖組織,實現和解將更加困難。

F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福島第一核電站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兩年前在“3·11”大地震和海嘯中發生嚴重輻射泄漏,儘管事後處理工作繼續,依舊狀況百出,連續發生輻射污水泄漏入海事件,污染可能擴散至地下深層。日本首相安倍為東京申辦2020年奧運會作最後陳述時卻聲稱污水泄漏“得到控制”,核電站運營商和福島縣居民忍不住,紛紛提供“打臉”證詞。

G

George,英國小王子喬治
7月22日,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第一個孩子、小王子喬治出生。喬治全名喬治·亞歷山大·路易斯,是英國王位第三順位繼承人,英國王室得以時隔將近120年再次拍攝四世同堂合影。四分之三的英國人相信,小喬治將成為國王。

H

Haiyan,颱風“海燕”
11月8日,颱風“海燕”在菲律賓中部東薩馬省登入,由東到西橫掃菲中部。這場菲律賓迄今遭遇的最強颱風共導致6109人死亡、2.7萬人受傷、1779人失蹤。中國派出政府應急醫療隊、紅十字會國際救援隊和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趕赴颱風重災區從事醫療救援工作。

I

Iran nuclear talks,伊朗核問題談判
11月24日,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在瑞士日內瓦就伊朗核問題達成談判10年來首份階段性協定,標誌著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核問題邁出了重要一步。明年上半年,伊朗能否按照協定落實相關具體措施,西方國家是否相應減輕對伊制裁,直接關係伊核問題的今後走向。

J

Jolie, Angelina,安吉麗娜·茱莉
這名長期致力於全球慈善事業的好萊塢影星5月14日宣布,因攜帶一種缺陷基因,為降低患乳腺癌風險,她接受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公開這一事實是為了鼓勵其他女性、尤其是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病史的女性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並儘早作預防性諮詢。她的善舉引發更多人關注乳腺癌。

K

Khodorkovsky, Mikhail,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
這名入獄10多年的俄羅斯前首富、前能源“寡頭”12月20日獲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赦免,稍後聲言,今後不會涉足政治,也不會重返商界。外界普遍把普京特赦這名執政初期的政敵視作為明年2月索契冬奧會“公關”。霍多爾科夫斯基則對“老對頭”沒有表露恨意,因為“我懂普京”。

L

Locke, Gary,駱家輝
現任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11月20日宣布,定於明年年初辭職,以便同家人團聚。作為美國首名華裔駐華大使,駱家輝使華兩年多來,為促進中美交流與合作作出積極努力。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12月20日提名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資深民主黨籍參議員馬克斯·鮑卡斯為下一任駐華大使人選。

M

Merkel-land,“默克爾國度”
作為德國首名女總理,默克爾9月帶領聯盟黨輕鬆贏得議會選舉,12月,與社會民主黨組建的“大聯合政府”成立,默克爾再度連任總理,成為二戰結束以來繼康拉德·阿登納、赫爾穆特·科爾後第三名三度當選的德國總理。媒體把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德國稱為“默克爾國度”,不無道理。

N

Nuclear test,核試驗
繼去年12月用彈道飛彈技術發射衛星後,朝鮮今年2月進行第三次地下核試驗,致使朝鮮半島局勢高度緊張。聯合國安全理事會3月一致通過決議,要求朝鮮不再進行核試驗,放棄核武器計畫並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決議同時承諾採取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決當前局勢,重申支持並呼籲重啟六方會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隨後推出“核武力與經濟建設並行路線”,派特使訪華,同意對話。

O

Obamacare,“歐巴馬醫改”
醫改法案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第一任期內最重視也最具爭議的國內施政重點,可是,醫改關鍵措施平價醫保交易網站自10月啟動以來故障不斷,用戶無法順利登錄並申請醫保產品,民眾吐槽不斷,共和黨更是連番抨擊。歐巴馬承認,這事“辦砸了”。醫改風波在年末之際把歐巴馬的民意支持率拖至他上任5年來的最低點。

P

PRISM,“稜鏡”
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密監視項目,直接接入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9家美國網際網路企業中心伺服器蒐集情報。因揭穿這一“真實的謊言”,美國情報系統“小人物”愛德華·斯諾登不得不“亡命天涯”,在莫斯科謝列梅傑沃機場上演真人版“航站樓”。即便“危機四伏”,他還是通過各種渠道繼續爆料,讓美國國家形象遭遇“水門事件”。美國政府把他視為“國家敵人”,一些美國人則把他視為真正的“愛國者”。

Q

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
隨著美國就業好轉、經濟回暖和財政緊縮影響減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即中央銀行12月18日宣布明年1月起把月度資產購買規模削減100億美元,同時加強對超低利率政策的前瞻性指引,邁出了退出量化寬鬆的第一步。對全球經濟尤其是新興經濟體而言,美國退出量化寬鬆可能引發的負面衝擊不可小覷。

R

Rebalancing,“再平衡”
美國總統歐巴馬首個任期推出的對外戰略,先前稱戰略重心“轉向”亞洲,又稱“重視亞洲”政策。相比前兩年強調軍事力量部署時的咄咄逼人,歐巴馬今年開始第二個任期後,更注重政治、經濟和軍事三管齊下的“再平衡”。只是,美國聯邦政府因預算爭執“關門”,令其亞洲盟友懷疑,美國承諾的政策調整到底能兌現幾成?

S

Shutdown,“關門”
因民主、共和兩黨就總統歐巴馬的醫改方案、債務上限等議題互不讓步,美國國會沒能及時通過新財政年度臨時撥款預算案,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從10月1日起時隔17年再次“關門”,致使政府雇員無薪休假,國家公園閉門謝客,歐巴馬取消亞洲訪問……國會同月16日通過議案,暫時結束了這場鬧劇。

T

Thailand and Thaksin, 泰國與他信
泰國最近兩個月再次發生那種定律式的政治危機,而一切矛盾依舊圍繞前總理他信·西那瓦。反對派示威者不斷抬高價碼,先是要求他信的妹妹、現任總理英拉撤回被視作給他信回國鋪路的特赦法案,目的達到後,便決心推翻英拉政府,誓言“根除他信政權”;一直忍讓的英拉宣布解散國會後,反對派自認難以贏得選舉,又要求英拉和看守內閣集體辭職、推遲選舉。眼下看來,選舉即便舉行,也無法結束亂局。

U

Ukraine,烏克蘭
烏克蘭原定11月底與歐洲聯盟正式簽署相當於“準成員國”的聯繫國協定,同月21日突然“喊停”,由西向東“調頭”,轉而加強與俄羅斯等其他獨立國協國家的經貿關係,在國內引發大規模示威,一些政府大樓遭衝擊。美國和歐盟向維克托·亞努科維奇政府施壓,普京則藉助經濟援助和油氣讓利,力挺亞努科維奇。在俄歐角力的背景下,夾在中間的烏克蘭何去何從?

V

Venezuela,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維茲3月病逝,他指定的政治接班人尼古拉斯·馬杜羅在一個月後儘管贏得總統選舉,但優勢相當微弱,顯現社會對立嚴重。進入“後查維茲時代”,馬杜羅政府發起經濟保衛戰,包括逮捕一批哄抬物價、投機倒把的企業高管和商人,短期內抑制通貨膨脹的效果顯著,但強勢干預經濟的中長期效果尚待觀察。

W

Westgate attack,韋斯特蓋特購物中心襲擊
9月21日,肯亞首都奈洛比鬧市區的韋斯特蓋特購物中心遭遇恐怖攻擊,事件持續四天,導致61名平民和6名軍警死亡,包括一名中國公民,另有170多人受傷。這是自1998年美國駐肯亞大使館遇襲以來肯亞境內最嚴重的恐怖攻擊。效忠“基地”組織的索馬里宗教激進組織“青年黨”宣稱製造這次襲擊。

X

X—47B,美軍航母無人機
7月10日,美國海軍技術人員操控戰鬥機大小的無人駕駛飛機X—47B成功降落正在執行任務的“喬治·W·H·布希”號航空母艦。這次實驗成功表明美軍通過電腦程式操控無人機的技術有較大進步。如果航母艦載無人機技術成熟,美軍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無人機,無需再使用其他國家提供的陸上空軍基地。

Y

Yasukuni Shrine,靖國神社
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形畢露,不顧國內外反對和勸阻,悍然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引發執政夥伴、在野黨、國內輿論批評和中、韓等鄰國強烈抗議和譴責,即便是盟友美國也難掩失望之情。靖國神社今年春季、秋季大祭和“8·15”前後,日本政客便扎堆“拜鬼”,甚至打破集體參拜人數的紀錄。安倍再次上台一年來的右傾言行,充分顯現虛偽、狂妄和自相矛盾。

Z

Zimmerman, George,喬治·齊默爾曼
美國全國關注的特雷翁·馬丁被槍殺案7月13日宣判,陪審團裁定涉嫌槍殺這名17歲黑人少年的白人協警喬治·齊默爾曼無罪。而非洲裔民眾認定,齊默爾曼跟蹤並殺害手無寸鐵的馬丁,僅僅是因為馬丁是黑人。同月20日,美國100多個城市爆發非洲裔民眾的示威,抗議判決不公,抨擊種族歧視現象。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黑人認為無罪判決不公正,大部分白人則認為判決公正。這樁案件再次揭開了美國社會的種族傷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