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潭區觀音寺

龍馬潭區觀音寺

羅漢觀音寺座落在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羅漢鎮石樑村,原稱觀音堂,始建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寺內供有石刻的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情濃郁的古宗教活動寶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馬潭區觀音寺
  • 地理位置:四川 瀘州 龍馬潭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14畝
  • 類別:佛教
  • 地址:龍馬潭區羅漢鎮石墚村6社
  • 主要負責人:李顯玉
  • 建立時間:清朝同治九年(1870)
地圖信息,
歷史發展
羅漢觀音寺座落在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羅漢鎮石樑村,原稱觀音堂,始建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寺內供有石刻的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情濃郁的古宗教活動寶地。寺內現存魚鰍石上的文字記載“清光緒卅一年(1905)七月初十河水漲至此”,民間還流傳著給菩薩洗足的傳說。
1991年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羅漢鎮眾居士發心,李顯玉等人組織重建。在眾善士的努力下,經過三年多的峙間,修建了值班房、廚房、保管室,面積311 平方米。
1998年經政府同意,拆除了原廟地上的危房,修建了觀音殿170 平方米,塑造觀音、文殊、普賢三尊漢白玉翌像,、塑造藥師佛一尊及漢白玉獅子兩尊。在修大殿挖地基時,發掘出三塊l.2米長的條石,石上分別上刻有“觀”、 “音”、“堂”三字。
1999年為方便地方信眾宗教活動的需要,經瀘州市龍馬潭區民宗辦批准正式對外開放,並依法登記。2000年建立了寺院管理小組,管理小組由5人組成,同時建立健全了各項制度。
隨著地方信眾的不斷增多,原有寺廟面積(1.14畝)遠遠不能滿足活動需求。在黨和各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近幾年采陸續租借了生產隊(0.52畝)和大隊(2.64畝)的土地。2006年修建了廚房93平方米,大殿前念佛平台300平方米。 2009年修建居士樓、會議室、小賣部、山門、公廁、寺內環行道等建築665m2。如今,觀音寺這座古剎正以蔚為壯觀的殿閣建築,歷史悠遠的淨土宗文化,重現著昔日的奕奕風采。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