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縣(山西河津市歷史政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門縣是今山西省河津市歷史上的一個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皮氏縣為龍門縣,北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河津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門縣
  • 別名:皮氏縣、汾陽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絳州
  • 政府駐地:汾水
  • 地理位置:今山西省河津縣
建置沿革,史籍記載,治所,

建置沿革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皮氏縣為龍門縣。初屬高涼郡,後為龍門郡治。
隋開皇初郡廢,改屬蒲州,大業初屬河東郡
唐武德元年(618)屬泰州,二年為泰州治。貞觀十七年(643)州廢,改屬絳州,為絳州汾陽府。大順二年(891)屬河中府,仍改為龍門縣。
北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河津縣,此後歷代縣名不變,即今河津市

史籍記載

《魏書·地形志》東雍州高涼郡:“龍門,故皮氏……真君七年改,屬。”《元和郡縣誌》絳州:龍門縣,“後魏太武帝改皮氏為龍門縣,因龍門山為名。”《大清一統志》絳州:皮氏故城,“王思誠《圖記》曰,河津縣,宋宣和二年改名,舊縣圯於汾水,元皇慶初移於縣西北一里姑射山麓,即今縣治。皮氏縣在城西二里陽村,二城相對,遺址猶存。”

治所

舊縣圯於汾水,元皇慶初移於縣西北一里姑射山麓,即今縣治。皮氏縣在城西二里陽村,二城相對,遺址猶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