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山烈士陵園

龍脊山烈士陵園

龍脊山烈士陵園(福建省閩中革命烈士陵園)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南部,以莆田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為主體,包括閩中革命史紀念館及涼亭假山等附屬建築物,占地約6公頃。這是莆田市區首選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脊山烈士陵園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地點:福建省莆田市區南部
  • 竣工時間:1960年
  • 陵園別名:閩中革命烈士陵園
基地簡介,布局規模,紀念館,紀念碑,遊樂園,文化價值,

基地簡介

龍脊山烈士陵園(福建省閩中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莆田市區中心的繁華地帶,現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園區占地面積63712平方米,始建於1957年12月,其前身為“莆田縣革命紀念碑”,1983年莆田建市後由市政府接管,並改稱為“莆田市烈士陵園”,2000年8月報經市政府批准更名為“閩中革命烈士陵園”,現有工作人員10人。該園於1990年被列為福建省烈士紀念建築物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4月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近幾年,我們立足於“以人為本、完善服務”的工作理念,努力把我園建設成為富有影響力的革命傳統教育陣地。在原有一座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建築風格完全按照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模式建造的革命英雄紀念碑的基礎上,又新建一座占地面積650平方米、廊長40米的烈士碑亭,並在碑牆上鐫刻著我市在不同革命時期英勇獻身的653位革命烈士及兩戶忠烈家門的英名;還建造了一座載著愛國主義教育重要任務的閩中革命史紀念館,館內設有9個展廳(其中6個歷史展館已對外開放)和一個資料放映廳。園內各項基礎設施和美化綠化等環境日趨完善,整個陵園已形成了一個集革命傳統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園林式烈士陵園。
閩中有著輝煌的革命歷史,從鴉片戰爭起,閩中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封建統治的鬥爭就此起彼伏,連綿不斷。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後,莆田地方黨組織也於1926年2月26日在莆田“哲理鐘樓”建立。從此,莆田成為閩中游擊區的發源地和閩中游擊隊的活動中心。1988年12月,楊尚昆主席批示,同意把閩中游擊區確認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15塊獨立游擊區之一,確定了閩中在全國革命根據地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據閩中游擊隊在在中國革命史的突出貢獻,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央領導對閩中革命烈士陵園的建設非常關心,鄧子恢、張鼎丕、葉飛、郭沫若等都分別親筆為陵園題詞。成為我園寶貴的文物資料。我們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發揚愛國主義、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布局規模

龍脊山烈士陵園(福建省閩中革命烈士陵園)坐北朝南,典雅壯觀的門額上題寫著“龍脊山烈士陵園”七個鎦金大字。走進大門,登上190級台階,便到了巍然聳立在山頂的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建於1960年春,是中共莆田縣委和莆田縣人民委員會為紀念1926年2月在莆田建立黨組織以來,為革命犧牲的千百名烈士興建的;系莆田市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碑仿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式樣,用“華亭青”花崗石砌成,分碑身和底座兩部分,底座正方形,碑身高16米。碑身正面仿刻毛澤東手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東、西、北三面分別刻著鄧子恢、張鼎丞、葉飛的題詞:“英名不朽,浩氣長存”;“烈士忠魂,萬古長存”;“獻身於人民革命事業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碑座正面鐫刻的楷書碑文記述莆田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歷程,讚頌先烈們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其他三面鑲嵌著五塊浮雕,生動傳神地再現了莆田革命的典型事件。透過這些事件,人們不難想像,青年學生投身革命的滿腔熱忱,農民革命風暴的如火如荼,武裝鬥爭的艱苦卓絕,海上游擊隊抗擊日寇的忠肝義膽,迎接解放曙光的群情激盪……
龍脊山烈士陵園

紀念館

紀念碑西南側,新辟的閩中革命史紀念館典雅美觀,建築面積達11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介紹閩中革命歷史的文字、圖片、錄像資料和烈士們的遺照、遺物。參觀者見物思人,不難感悟昔年革命鬥爭的慘烈,志士仁人的無私無畏,從而淨化心靈、陶冶情操,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更加努力地投身於先烈未竟的事業,把家鄉、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紀念碑

紀念碑仿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式樣,用“華亭青”花崗石砌成,分碑身和底座兩部分,底座正方形,碑身高16米。碑身正面仿刻毛澤東手書“人民英雄紀念碑”,東、西、北三面分別刻著鄧子恢、張鼎丞、葉飛的題詞:“英名不朽,浩氣長存”;“烈士忠魂,萬古長存”;“獻身於人民革命事業的烈士們永垂不朽”。碑座正面鐫刻的楷書碑文記述莆田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歷程,讚頌先烈們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其他三面鑲嵌著五塊浮雕,生動傳神地再現了莆田革命的典型事件。透過這些事件,人們不難想像,青年學生投身革命的滿腔熱忱,農民革命風暴的如火如荼,武裝鬥爭的艱苦卓絕,海上游擊隊抗擊日寇的忠肝義膽,迎接解放曙光的群情激盪……
紀念碑上熠熠閃光的文字和栩栩如生的石雕訴諸後人,革命時期慷慨捐軀的烈士們雖死猶生、精神永存。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吧!————在敵眾我寡的戰鬥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委員黃孝敏、潘濤、余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
先烈事跡勵後昆,革命精神代代傳。每年清明節、青年節、建黨節,都有一隊隊少先隊員、共青團員、革命軍人、機關幹部,以及各界人士,來到烈士陵園,瞻仰紀念碑。他們或則獻上花圈,緬懷為國家、為民族灑盡鮮血的英魂毅魄,或則舉行莊嚴的入團、入黨宣誓儀式。每年植樹節,都有人在這裡栽上蒼松翠柏和各種名果鮮花。年復一年,這裡已經成為樹海和花園,把紀念碑映襯得更加莊嚴肅穆,更加聖潔美麗。"
龍脊山烈士陵園

遊樂園

烈士陵園北面新建的遊樂園富有時代氣息,緬懷史跡的遊人如果涉足其間,緊繃的神經就會鬆弛下來,以烈士陵園為主體的龍脊山公園,給人以一張一弛的感覺,無疑有利於身心健康。登臨送目,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日益蔥俊的莆田市區。你會由衷地感覺到,歷史和現實原來是如此的水乳交融,是如此的緊密相連。

文化價值

紀念碑上熠熠閃光的文字和栩栩如生的石雕訴諸後人,革命時期慷慨捐軀的烈士們雖死猶生、精神永存。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吧!——在敵眾我寡的戰鬥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委員黃孝敏潘濤余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先烈事跡勵後昆,革命精神代代傳。每年清明節、青年節、建黨節,都有一隊隊少先隊員、共青團員、革命軍人、機關幹部,以及各界人士,來到烈士陵園,瞻仰紀念碑。他們或則獻上花圈,緬懷為國家、為民族灑盡鮮血的英魂毅魄,或則舉行莊嚴的入團、入黨宣誓儀式。每年植樹節,都有人在這裡栽上蒼松翠柏和各種名果鮮花。年復一年,這裡已經成為樹海和花園,把紀念碑映襯得更加莊嚴肅穆,更加聖潔美麗。
龍脊山烈士陵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