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書院

龍溪書院

龍溪書院前身為舞陽書院。清代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吳繼儒籌建舞陽書院,歷時四年,於道光元年(1821年)建成。書院建成後,對於傳播文化、開啟民智、促進地方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廢舞陽書院。2010年初,為了集聚民間財智,推動縣域文化建設,舒明發、舒維秀、蒲鈺等同志發起恢復舞陽書院,因院址在湖南歷史文化名城龍溪古鎮龍溪路,故更名為龍溪書院。

2011年12月20日,新晃縣民政局晃民發[2011]39號文批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縣龍溪書院”,為非營利性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組織。

書院宗旨:傳承經典,匯聚民智,成就人生,奉獻社會。

業務範圍:1、學術講座;2、策劃文化藝術主題活動;3、編輯出版相關圖書;4、開展社會教育培訓;5、舉辦書畫作品展覽;6、報刊圖書借閱;7、收藏各種書籍、書畫、圖片及工藝品;8、組織舉辦其他有利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的各類活動。

龍溪書院為清代徽派建築群,外有封火牆,內有天井、書鋪、講壇、展廳、戲台、藏書閣、品茶閣、後花園等,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2012年初,新晃縣文化、文物部門按文物修復標準對此大院進行維修。現系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機構成員:

榮譽理事長:楊長河

理事長:楊琦

副理事長:舒明發、吳兆松

理事:舒維秀、江月衛、楊先堯、姚斌、蒲師術、蒲鈺、陳錫智(增補)

院長:蒲鈺

副院長:姚斌(兼)、蒲師術(兼)

監事:姚茂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溪書院
  • 外文名稱:long xi ancient college
  • 類別: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
  • 地點: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龍溪路68號
  • 開放時間:9:00—17:00(星期一休息)
  • 館藏精品:圖書、字畫、民族工藝品
  • 院長:蒲鈺
簡介,相關資料,

簡介

龍溪書院,前身為舞陽書院,位於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龍溪古鎮龍溪口正街93號。清朝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8年),吳生繼儒在晃州(今新晃侗族自治縣龍溪口)籌建舞陽書院,歷時三年,於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建成。書院建成後,對於傳播文化、開啟民智、促進地方發展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舞陽書院於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廢除。2010年12月29日,蒲鈺、楊琦、蒲師術等9名新晃籍資深文化學者開始在舞陽書院原址龍溪古鎮(龍溪口93號)重新組建龍溪書院,於2011年12月20日建成,並由著名作家蒲鈺先生擔任龍溪書院院長。龍溪書院旨在“傳承經典,匯聚民智”,通過開壇講座、教育培訓等形式傳播新知識、新觀念,營造社會學習氛圍。

相關資料

消失100年後“舞陽書院”以“龍溪書院”名義在省歷史文化名城新晃復出
龍溪書院
1月12日,新晃侗族自治縣民政局行文同意成立非盈利法人單位龍溪書院,書院坐落在龍溪古鎮正街93號原劉同慶油號—磚木結構徽派建築深宅大院。這是該縣歷史上成立的第二座書院,也可說是該縣歷史上首座書院舞陽書院的正式恢復。
據清朝道光5年(1825年)修的《晃州廳志》載晃州廳學訓梅嶧撰的《修建舞陽書院引》云:“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8年)吳生繼儒,以道一風同,辭義學,建書院為請。”說明1818年吳繼儒(晃州永正里人,秀才,曾參與修編《晃州廳志》)提出建立舞陽書院申請。據1993年修《新晃縣誌》“大事記”載:“道光元年(1821年)建立舞陽書院。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廢”。建院宗旨為啟迪民智、教化民風。
據龍溪書院理事長楊琦、院長蒲鈺同志介紹,成立龍溪書院(或恢復舞陽書院)的目的在於,以書院形式組織開展講學、研討、培訓等活動,造濃學風氛圍、培養文化氣息、傳承民族精神、推動社會前行。(邊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