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八塔

龍游八塔

龍游縣位於浙江省中西部,東毗金華市、蘭谿市,南鄰遂昌縣,西接衢江區,北交建德市。地理坐標為:北緯28°44′-29°17′,東經119°02′-119°20′;中心:北緯29°02′,東經119°10′。龍游縣境有“十殿九塔”之說,殿已不存,塔為舍利塔、橫山塔、湖岩塔、雞鳴塔、龍洲塔、浮杯塔、剎下塔和沐塵塔。皆磚塔,其中6座沿靈山江,衢江分布。1座宋塔,其餘幾乎皆建於明嘉靖至萬曆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游八塔
  • 地理位置:浙江省龍游縣
  • 始建:無考
  • :8座
舍利塔,橫山塔,湖岩塔,雞鳴塔,龍洲塔,浮杯塔,剎下塔,沐塵塔,

舍利塔

湖鎮舍利塔在縣城東11公里湖鎮下街北宋嘉祐三年(1058)重建。六面七層,樓閣式實心磚塔。高26.4米,基座磚砌,每面寬2.30米,須彌座高1.60米。每層每面有倚柱、佛龕呈壺門狀,內置玉佛,底下四層玉佛已盜失。倚柱間用闌額相連,上有磚砌扶壁栱二朵,為四鋪作出單杪。腰檐為菱角牙子疊澀組成,檐頭掛風鈴,頂部塔剎完整。造型精緻,為省內宋塔中少見。1981年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八塔

橫山塔

橫山塔在縣城北16公里橫山鄉橫山村,明嘉靖十二年(1534)建。八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30餘米,塔內直徑3.5米,壁體厚1.16米。塔基及須彌座以紅砂岩砌成,高0.59米,束腰部分刻卷草紋飾。各層收分較和緩,配富於變化腰檐,檐下用墨繪轉角斗栱,平身科亦繪一斗三升斗栱。塔身底層東南西北各有壺門,以上各層皆有四壺門,設平座,方向錯開。塔剎上部相輪已毀,塔磚脫落嚴重。塔磚刻“大明嘉靖甲午張氏橫山塔磚”等字樣。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列為省級)。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八塔

湖岩塔

湖岩塔在縣城東9公里七都鄉曹壟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30米。塔基須彌座用條石疊砌。塔身收分緩和,每層隔面有拱券門。磚砌倚柱,施闌額。每層用五層菱角牙子疊澀出檐,塔剎石制。第二層正面磚砌匾額上有“湖岩狀觀”4字。1984年10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八塔

雞鳴塔

雞鳴塔在縣城東南郊雞鳴山上,明嘉靖年間建。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21.4米,基座條石砌成。各層腰檐均以4道菱角子疊澀組成。塔身收分明顯,頂上二層尤甚。各層檐下均磚制一斗三升斗栱,各層轉角處皆磚砌倚柱,倚柱間額枋相連。底層東北、東南、西南面拱券門,二層以上層面有壺門。塔剎無存,東北向各層塔檐損壞嚴重,塔身裂口多道。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八塔

龍洲塔

龍洲塔又名文峰塔,在縣城東北新橋頭。明隆慶年間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重建,故第三層磚砌匾額“龍洲聳秀”4個大字邊款有“乾隆五十三秋月吉旦”等字。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26.13米。塔基二層條石砌成,高0.48米,塔身倚柱磚砌,柱頭上施一斗三升式轉角斗栱,底層及第二層平身科施二攢,二層以上一攢。底層南面有1拱券門,以上各層隔面有壺門。塔內原有木結構,現無存。塔檐除底層外,各層東北角及西北角均坍塌,塔剎已毀。1982年4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八塔

浮杯塔

浮杯塔在縣城東4公里七都鄉朱家村,明萬曆年間建。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40余米。基座用條石砌築,底層西面有1拱券門,以上每層隔面做有拱券門,用五層菱角牙子疊澀出檐。塔頂置銅質露盤,四面用鐵索固定,塔身第三層石匾上有“浮石寶塔”4字。1984年10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八塔

剎下塔

剎下塔在縣城北志棠鄉塔下葉村,明萬曆年間建。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30.3米,石制須彌座高1.1米,束腰部分0.36米,下梟刻有花紋圖案。底層塔身特高,各層磚砌倚柱都向中心傾斜,構成塔身向內遞收的輪廓。底層有七道菱角牙子疊澀出檐,三層以上減為6道,檐角上翹,造型富有向上感。檐下用墨繪轉角斗栱和平身斜斗栱,底層正北、東南、西南3面開拱券門,塔頂覆缽形,塔剎大部已毀。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八塔

沐塵塔

沐塵塔在縣城南23公里沐塵鄉沐塵村雷峰山,建築年代無考,據形制推測當屬明朝。六面七層空心磚塔。塔身第七層以上被雷擊毀殘高約13米。塔壁厚1.15米,塔基須彌座用粗麻石板平砌成。徒刑如同六稜柱,通體用25×13厘米青磚實砌,自上而下收分較大。第二層起每面每層有拱券形假門。每1券門兩側槏柱。第一層東南向有10.42米寬,1.45米高拱券門可供人進出。1986年7月列為縣級文物單位。
龍游八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