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湖公園

龍子湖公園

龍子湖公園位於安徽蚌埠龍子湖區,沿著龍子湖而建,為蚌埠市面積最大的濱水公園。

最早就被稱為“九龍水匯注而成”的“龍子河”。下游每逢遇豐水季節,成為湖面,故稱“龍子湖”。得名傳說有二:一說湖邊農民們為紀念“雙龍行雨”解除旱災,故稱“龍子湖”;二說朱元璋少年在湖上划船,掉下撐桿,化龍升天,故名“龍子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子湖公園
  • 地理位置: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
  • 著名景點淮河風情園水上樂園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主要景點,樹木,南園,北園,淮河風情園,

歷史沿革

龍子湖是蚌埠市東部的天然水域。明代天啟年間的《鳳陽新書》記載,它原來是一片窪地,淮水倒灌,直至徐家橋,一片汪洋,由此形成湖面。但是,其水源同時也來自鳳凰山、馬益山、梅花山、東魯山、西魯山之間的許多澗灣,最早就被稱為“九龍水匯注而成”的“龍子河”。下游每逢遇豐水季節,成為湖面,故稱“龍子湖”。得名傳說有二:一說湖邊農民們為紀念“雙龍行雨”解除旱災,故稱“龍子湖”;二說朱元璋少年在湖上划船,掉下撐桿,化龍升天,故名“龍子湖”。

地理環境

龍子湖公園依託龍子湖西岸而建,規劃占地25萬平方米,是蚌埠市最大的濱水公園。它以曹山、雪華山、蘆山“三山夾一湖”的美景,描繪了青山綠水的畫卷,是人們休閒度假的綠色港灣,旅遊觀光的勝地。
龍子湖

主要景點

樹木

隨著龍子湖大橋2005年通車,蚌埠市開始規劃建設這座公園。美國易道(上海)公司、北京清華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三家單位承擔了設計。公園以“陽光、綠色、親水、休閒”為理念,分為親水區、門戶區、活力區、探索區和慶典區五個部分。為保持水岸優美的生態園林,移栽了香樟、銀杏、廣玉蘭、桂花、日本皖櫻等上百個樹種。整個公園綠化率高達77%,面積多達19萬平方米。

南園

龍子湖大橋分為南北兩園。南園是親水園,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由“湖山在望”、“露天劇場”、“臨湖廣場”、“竹園”四個獨立景區構成。橋南“湖山在望”景點,放眼望去,豁然開朗,令人心曠神怡。南園正中是全開放式的“露天劇場”,周圍聳立著幾片銀白色風帆造型,好像是一艘艘正在乘風破浪的航船,又似一個個巨大的貝殼。劇場中央音樂噴泉的開放,更增添了公園的生氣和靈動。“九龍橋”是連通南北兩個景區的水上棧道。整體棧橋全長531米,曲徑通幽,蜿蜒流暢,一步一景,是公園的巧思之處。南北兩園,遊客漫步水上棧橋,在龍湖大橋下就可“暗渡陳倉”。
園內鋪地、照明、雕塑等小品設施,將公園裡的景點設施像串珍珠一樣串聯,使得公園景觀有了連續性。其中“竹園”勘稱一絕,竹子四季常青,嚴寒不調,先進的噴霧設備,使得園內煙霧縹緲,宛如仙境。

北園

北園是門戶區、活力區、探索區和慶典區,占地18萬平方米。建有俱樂部、咖啡館、婚慶廣場等,為人們提供休閒娛樂的設施。園內有全長2400米的駁灣、綠島遊艇碼頭、南北氣候分界線青銅雕塑、瞭望廣場、四季風韻、慶典草坪、慶典廳、藝術廊、花好月圓等,使得公園的廣場和景觀設施融為一體。清晨曹山日出,朝霞灑滿龍湖水面,成為這座城市陽光水岸;晚間華燈初放,水中光影斑斕,與明月交輝相映。遊人或漫步水上棧橋,或流連在林間小道,從繁華喧鬧的都市回歸自然。

淮河風情園

水上樂園,位於北園的雪華山下,1997年建成開放後,已成市民攜子遊樂,夏季游泳戲水的好去處。以淮河文化為主題的風情園,以古代圖騰柱的形式,將日、月、星辰、龍、鳳、山、川有機地構成一個氣度恢弘、高低錯落、變化有致、富有韻律的大型雕塑群。園內鐘靈毓秀,內有天然水池,池水清澈澄清。水中小渚一座,建有大禹雕像,神態莊肅,衣帶風塵。四周碧水,分布九座古鼎雕塑,寓意禹鑄九鼎,象徵華夏一統。在碧水清澈,綠楊翠柳,曲橋風亭的園林中,設有各類兒童遊樂設施,更增添了淮河風情園的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