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高新區

龍口高新區

山東龍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省級開發區,位於山東省龍口市境內, 北臨龍口市東城區,西臨南山集團。目前,園區已與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進園項目為 79個。園區已形成了汽車零部件加工、果蔬食品加工、化工助劑、新型建材、有色金屬加工五大生產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口高新區
  • 等級:省級開發區
  • 地址山東省龍口市
  • 進園項目:79個
基本情況,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產業化,工業迅猛發展,第三產業繁榮,推進對外開放,社會事業發展,生活水平提高,

基本情況

高新區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成規模”的發展目標,堅持“舉全力打造新型加工製造業基地”的指導思想和一手抓基礎建設,一手抓項目入區的工作思路,聚集合力,創業創新,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園區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正在成為龍口經濟崛起的新的增長點。

自然資源豐富

境內已探明煤炭儲量26億噸,建有全國唯一的大型海濱煤炭基地,年產量700多萬噸。沿海大陸架儲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屬"富集型"油區,在渤海灣中部發現的PL193油田屬於特大型整裝油田,距龍口僅48海里,已探明地質儲量為10億噸,可開採儲量約為6億噸;距龍口48.6海里的渤南油氣田位於渤海灣南部,已探明天然氣儲量225億立方米,可開採儲量為108億立方米。南部山區盛產黃金,花崗岩、石灰石、鉛鋅、螢石、石英砂等礦產資源的儲量也相當豐富。龍口水陸交通發達,有國家一級對外開放口岸 -龍口港,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11個。

農業產業化

2007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802億元,農副產品出口創匯2.35億美元,分別增長20.8%和10.4%。全市高值田發展到8.5萬畝;獲得農產品綠色食品證書累計達69個;農產品加工企業210處,建有總庫容30萬噸的北方最大的冷風庫、氣調庫群

工業迅猛發展

現有工業企業4393家,其中規模以上349家;擁有省級以上名牌29個,其中中國名牌產品4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2007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06家;納稅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17家,最高的南山集團達到7.2億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收入1228.2億元,利潤100.7億元,分別增長28.5%和27.8%。

第三產業繁榮

2007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8.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億元。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88萬戶,私營企業達到3046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32.5%。

推進對外開放

目前,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龍口投資,累計舉辦各類合資合作項目881個,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8.65億美元;年出口創匯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達到20家,其中最高的東海貿易有限公司2007年出口額達到2.5億美元。全市實際外商直接投資2.25億美元,出口創匯9.15億美元。
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全市城市化水平達到55.4%;公路通車裡程1385公里,通車密度155公里/百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50.2%;龍口港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11個,實現吞吐量2679萬噸,增長30.5%。

社會事業發展

科技創新方面,全市累計實施省級以上“火炬”計畫123項,申報專利4257件,創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8家,開發國家級新產品136個。教育方面,全市中國小和職業學校150所,在校學生8.5萬人;2007年向全國高等院校輸送學生3326人;擁有國家批准設立的民辦大學—煙臺南山學院,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成教全面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共有煙臺市級以上文明單位75個,其中省級文明單位23個,國家級文明單位2個。

生活水平提高

2007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7905元,增長13.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34元,增長11.7%。全市電話普及率達到47部/百人,行動電話戶數達到57.4萬戶。全市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到157.3億元,比年初增加11.9億元,人均2.5萬元。
龍口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龍口將建設成為經濟實力雄厚、對外開放度高、科學文化發達、人民生活富裕、社會風氣良好、城鄉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等港口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