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客家文化

龍南客家文化

贛南客家圍屋習俗是典型的客家民居的傳統風俗,在贛南分布廣泛,以方形圍為主。“關西圍屋”是客家居民的傑出代表。 “關西新圍”是指距江西省龍南縣城25公里,由清朝名紳徐名鈞所建,始於清代嘉慶三年(1798),於道光七年(1827)完工,經歷29載建成。關西新圍占地7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1477平方米,乃天下第一圍,是國內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功能最為齊全的客家方形民居,是客家人傳頌的九幢十八廳的宮廷式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鎢堡的活化石”和“散落在民間的皇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南客家文化
  • 遺產編號:Ⅸ-7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日期:2006
一基本信息,二習俗簡介,三構造藝術,四宗族文化,

一基本信息

贛南客家圍屋習俗文化遺產名稱:贛南客家圍屋習俗
所屬地區: 江西 ·贛州·龍南縣
申報人/申報單位:贛州市龍南縣
遺產級別: 省

二習俗簡介

客家圍屋古建築和純樸的客家風情醞釀出豐富而獨特的關西客家文化。關西村位於關西洞的小盆地之間,中央有一條南北向九曲十八彎的關西河。青峰東立,古塔西護,東山南聳,關水北流,山環水抱,天然形勝,面積約2平方公里。關西客家圍屋群客家文化以“古”、“綠”相交輝映,向世人展示其“文武合一、耕讀合一、官商合一、村圍合一”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

三構造藝術

圍屋雖是以防衛為主要特徵的民居,但因建圍者均是富商巨室或地方名紳,所以,他們在建圍時除考慮如何將圍屋建得堅固、易守難攻外,還著意於如何將圍屋建得氣派和富麗堂皇。因此,在圍屋的構造藝術上,往往竭盡精巧之能事,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藝術珍品。
圍屋的細部藝術,主要表現在圍內,尤其是“國”字形圍的廳堂建築中。因廳堂的好差或檔次的高低,往往代表著一圍或一姓一房的臉面或地位。因此,祖堂或廳堂中的梁架墊木、門窗額枋、柱聯柱礎、天花鋪地等,都會盡其資產之所及、畢其工藝之所能,精益求精地進行裝飾。如祠堂大門門面,一般為仿木構牌樓線腳裝飾或雕刻,額書堂號或其他標榜門第出處的文字。廳堂內均鋪磚,天井階沿皆用巨條石打制。祖堂或正廳一般不設樓層,祖位所在,其上按傳統是不敢置物住人的,因此,大多為徹上露明。梁架製作精美,下廳或前廳多用天花板,上繪民俗彩畫,高級的還設有藻井;朝廳堂開設的門,絛環板上均雕刻人物故事或花卉祥獸,風格近徽雕;天井兩側的廂房,則用六或八扇格扇門,窗欞多為各種拐子紋與雕花欞相結合使用。廳堂內用柱不多,有木質和石質之分,石質的往往四面題刻對聯,柱礎都有雕飾,且形式多樣。此外,圍內用卵石拼鋪的室外鋪地花樣,以及懸挑的走馬樓也頗有藝術特色。

四宗族文化

圍屋是“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於一體,住在圍內的居民,都是某一個姓氏共同祖先的後裔,圍內人相見,互以宗親長幼相稱。因此,圍屋維持著極強的“血緣性”,保存著較為完好的“宗族文化”。
每一座圍屋都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室內公共空間,這便是“祖堂”(或“祠堂”),祖堂是圍屋居民的聖殿,必位於中軸線上,這是人們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公共場所,也是維持宗族血緣關係的紐帶,每年都要定時在此舉行隆重的敬宗祭祖活動。圍內實行族長管理,統一管理圍內諸如交通、衛生、排水、糾紛等事宜。圍民們平時各為家政,祭祖行禮時,便是一個大家庭;遇到外敵入侵,則整個圍民又是一個統一的戰鬥集體。
圍屋的日常管理非常嚴格,這一點在許多圍屋的族譜上均有所反映。因居圍日久必致“生齒日繁、萃處稠密”,出現占有公用場地等現象。因此,許多大圍都立有公約。如龍南武當鄉田心圍,在前廳側牆上便嵌有一方禁碑,上書:“祖堂乃先公英靈棲所,永禁堆放竹木等項;天井、丹墀永禁浴身污穢;圍內三層坪巷道,乃朝夕出入公共之路,永禁接檐截豎及砌結浴所、豬欄、雞犧等項。圍外門坪斗角周牆角,永禁架木笠廁,蔽塞外界。”此碑立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當然,為了維繫和光大宗族,圍屋除了有莊嚴肅穆的一面外,還有親情融融的一面。如,每座圍屋一般都設有“圍門廳”,這是圍民們最愛聚集和休閒的地方。因為門廳不僅光線好、通風好,且還是進出圍門的哨口,因此,它成了圍民日常感情交流的主要場所。門廳兩邊多固定設有長凳或樹筒、石敦等以備坐,幾乎任何時候走訪圍屋,尤其夏天,這裡都會有人在談天說地或閒坐;若遇客人,他們便會“笑問客從何處來”,笑臉相迎,盛情款待。
此外為了滿足圍民們信仰的需要,圍屋內還設有“社官廟”,把“土地伯公”請進了圍屋。社官廟一般設在圍門內側,每月的初一、十五,圍內居民都要在這裡祭祀“土地伯公”。即使在長困久圍時,也不忘向神明祈禱保佑平安之事。
五 龍南客家圍屋介紹
龍南縣位於江西的最南端,有“江西南大門”之稱,龍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省級風景名勝區小武當山等等。龍南礦產資源也很豐富,重稀土儲量居世界之首,被譽為“重稀土之鄉”。客家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它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築藝術,不僅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更使歷史學家、民俗學家、藝術家及眾多的遊客為之陶醉。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閩西的土圍樓合稱為中國“四大古民居”。
龍南位於江西省的最南端,毗鄰廣東和平、連平縣,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縣以來,已有千餘年歷史,是閩、粵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贛粵高速、京九鐵路、105國道三條交通大動脈在此縱橫貫通。全縣人口30萬,國土面積1641平方公里。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山川秀麗、風情醉人。氣勢恢弘壯觀的小武當山99座丹霞峰林綿延不絕,如十里畫卷徐徐展開;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亞熱帶原始森林旖旎迷人,珍禽異獸出沒其中,享有“南嶺翡翠”、“動植物王國”之美譽;玉石仙岩(陽明書院)碑林重現了王陽明等先哲前賢們傳學布道的身影;龍頭灘瀑布飛流直下,可與廬山三疊泉相媲美;具有濃郁客家風韻的“土圍子”令人生髮無限遐思……在這一千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悠久的人文歷史,造就了許多神奇峻美的自然景觀和客家文化風情。走進龍南,你可觸摸到客家歷史的體溫,走進龍南,你可徜徉於綠色海洋……
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的實物載體,它保存了中原遠古風情習慣、生活方式,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築形式。它集家、祠、堡於一體,牆體由青磚或花崗砌成,易守難攻,非常堅固。贛南以方圍為主,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特別、保存之完好,龍南為全國之最,並於2007年10月25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立項為“擁有客家圍屋最多的縣”。一般有三至四層,大的有九棟十八廳,內有糧倉、水井、排污道、草坪、戲台等,最具有代表的有關西新圍、楊村燕翼圍、里仁栗園圍、楊村燕翼圍以及桃江龍光圍等。
關西新圍 位於縣城東15公里關西鎮內,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第十九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指定參觀點。它建於清代嘉慶至道光年間,迄今有200多年歷史,是關西名紳徐名鈞所建,費時二十九年、占地面積7700多平方米,與圍屋配套的附屬設施有10000多平方米。圍屋呈長方形,四角布有四個炮樓,外牆高10多米,壁厚1米。圍內曲徑通幽,軒廊飛檐,畫彩鎦金的精緻風格與圍外格調形成“外剛內柔”的景致。整體建築五組排列,前後三進,共十四個天井,正中為祠堂,對稱分置十八廳,圍內通道貫穿各列建築,百餘間房屋布局科學、結構嚴謹,不僅具有安全防衛、防風、抗震、調節陰陽、冬暖夏涼等實用功能,而且承載豐富的客家文化內涵。
楊村燕翼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該縣目前歷史最長、保存最好、建築高度最高、最為堅固防禦功能最齊的一座客家圍屋,其考研價值和觀光效果遠在其他圍屋之上,且當地還保存著比較濃郁的客家風情。
里仁栗園圍 始建於弘治辛酉年(1501年),為明代五品大員李清公所建,是龍南縣最大的客家圍。其狀為八卦圍,周長789米,面積68畝,牆厚0.6米,2層,按八卦演化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建有圍門,四周角落遍布有12個炮樓,圍內有圍中圍,圍屋建築規模宏大,風格迥異,生活設施布局科學。圍內主要建築布局以“一祠三廳”為核心。歷經507年的紀縉祖祠氣勢甚為恢宏,堂內雕樑畫棟,鏤刻抖拱。大堂頂部清晰可見的歷史故事彩畫鑑證了其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悠久的人文歷史。栗園圍不僅具有客家圍屋普遍具備的防禦功能,而且依風水原理布局建宅,增強了生產、休閒、文教功能。橘瑞堂門前有魚塘面積6.6畝,體現了客家人一脈相承的勤生產、重文教、圖發展的人文特色。它是客家圍屋中罕見的八卦型圍屋,恢宏的建築規模和厚重的人文歷史使其成為贛南客家圍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楊村烏石圍 典型的前方後圓的圍屋,中央電視台曾多次在此圍屋拍攝反映客家人生活的節目,現吸引無數海內外遊客到此觀光。
客家酒堡(漁仔潭圍) 龍南“客家酒堡”位於里仁鎮新里村漁仔潭,距縣城10公里。漁仔潭現有李、黎兩姓農戶28戶,人口153人,是一個依山傍水、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原生態古村落。漁仔潭圍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200年歷史,是由李姓先人種植淀坊(一種染布原料)發家致富後興建。圍屋南北長55米,東西寬45米,占地2475平方米,圍內建有三層結構民房,共有住房126間,另建有炮樓四座,圍牆四周布滿槍眼,圍內曾常年儲藏可供居民3個月生活所需的糧食和米酒,是典型的防禦型客家圍屋。
從清朝道光至光緒年間,圍內先後有3名李姓族人考取進士功名,據說他們都是文采飛揚、喜好飲酒作賦的酒中豪客,備受族人推崇,酒文化在漁仔潭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至今,家家戶戶都保存釀酒的傳統風俗。依託漁仔潭優美的原生態環境和客家人熱情好客的飲酒文化,漁仔潭圍繞賞酒、品酒、藏酒三大主題,建成了酒文化展覽、酒類品嘗、傳統釀造工藝演示、遊客服務、藝術創作五個功能區,通過發展客家米酒和農家樂產業,增加農民旅遊收入,打造成集品嘗、收藏、藝術創作展覽交易、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客家酒堡”,爭創客家圍屋收藏酒類品種的金氏世界紀錄之最。酒堡建成後,通過以酒為媒、以酒會友,活化客家文化旅遊資源,提升客家圍屋的文化附加值,把漁仔潭建成中國客家圍屋的一顆璀璨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